幼儿教师教育反思能力分析与提高对策研究
三、教育反思的重要性
在经济、文化、教育瞬息万变的今天,教育反思无论对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还是对教学效果的提高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检查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中的不足;记录教学中的困惑;发现某种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对学生有伤害;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等。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反思能够不断地、逐渐地提高教师自我的教学调控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综合水平等。因而,教师适时地进行教育反思活动时十分必要的。
(一)教学前慎密的反思,能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方法教学前的反思是在活动实施前对其所设计的教育方案进行反思;即对其为什么要这样做进行一番深刻的解释,以证明即将实施的实践是处于一种自觉的状态中。在前反思中一般要包括如下内容:
(1)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能力发展水平;活动中每个幼儿对目标的掌握程度是不同的,选择内容时要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力求使不同层次的幼儿在活动中都会有不同的表现,也会获得不同的知识和经验。
(2)教学活动是否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兴趣是幼儿有效学习的首要动机,只有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活动,幼儿才会全身心的投入,活动才会取得成功;在设计活动方案后应反思,我所选用的导入语、环境布置、教学方法是否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的好奇心是很强的,他们对于许多事情都感到新鲜、有兴趣,从而乐于接触它们、认识它们。但是,他们的兴趣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对于年龄小的孩子,由于知识的贫乏,活动目的性差,因而,他们的兴趣往往容易受当前具体生动形象所吸引和诱惑,总是从对事物本身的喜爱出发来认识事物。因此,我们要考虑:活动一定要符合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合理的需要,根据幼儿的兴趣来调整课程的内容。
(3)活动材料的准备是否充分、恰当;活动中幼儿通过对材料直接感知和具体操作摆弄的过程中,不断地开动脑筋,积极的思考,向自己提出新挑战,想出对材料的新玩法,并把所有的感官都投入到活动中,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过程,使幼儿增加了对活动的兴趣,发展了幼儿智力,并提高了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后详实、真实的反思,为今后的再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面对变化不定的教学活动,面对活动中发生的教学事件,当我们以经验的方式无法化解的时候,就需要通过反思来提升我们的教育智慧,反思教学会使我们从“日常教学”中觉醒过来。教学后的反思是对某活动的整个过程作总体性反思,也可以是对某活动中某一问题进行局部的反思;包括以下内容:
(1)实际的教学进程和效果是否与教学设计的意图相一致;我们期望实际的活动过程和效果与教学设计的意图是一致的,但是也难免出现活动过程及效果违背设计意愿,我们应找出原因,探索解决办法,这将有助于完善日后的教学,积累自己的教学智慧。
(2)教学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幼儿的行为是不是产生了预期的变化;教学总是有一定的目标指向的,总是要达到一定的知识情感等方面的要求的,反思需要围绕这些内容展开;这将有助于积累经验,改进不足。
四、提高反思的应对策略
(一)幼儿园方面
(1)建立有效的反思激励机制。幼儿园应该指派专人负责统筹、指导教师进行反思活动,对于能够积极主动反思且反思效果良好的教师给予精神上的激励,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把教师的反思活动与绩效工资挂钩,给予表现优异的教师一定的物质上的奖励。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教师进行反思活动的积极性。
(2)为反思活动创造条件和机会。在与其他教师交流中了解到,很多教师因为自身教育工作比较繁忙,很难留有时间和精力主动地进行教育反思。鉴于此,幼儿园可以制定专门的反思研讨时间,合理安排教师一日的工作量,以在时间上保证教师得以主动进行教育反思活动。
(3)引进专家,开展教育反思活动。部分教师在日常中能够进行反思,但他们的反思活动大多基于实践经验,缺乏理论依据的支撑;而且教师个人在进行反思的时候,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难免会反思错误,所以幼儿园应该积极引进相关专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反思理论指导;另外还要开展反思教研活动,促进教师间合作反思。
(二)教师自身方面
教师作为教育反思活动的践行者,对提高自身教育反思能力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反思对促进自身专业能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深入的反思,找出其中的可取之处的同时要深入分析不足的问题,积累教育经验,才能有效指导后续的教育活动,不断优化自身的教育活动效果,提高专业教育水平,最终成长为一位全能高效的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教育反思能力分析与提高对策研究 (2)(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