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工作对于家长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共同受教育的过程。他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也为家长和教师提供学习的一个机会,教师应该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树立教育好子女的信心,获得教育的知识经验。
由于受文化层次、家庭背景的影响,我们发现很多家长的育儿方法十分老套,采取的教育方法不适合幼儿的发展,思想上还有“棍棒出好人”的想法,在教学方法上与我们的方法有很大的区别。在与家长的交谈中也了解到,他们十分希望学到更多科学的育儿知识,但是不知道该怎样做。因此,我们结合家长的需求,在家园联系栏开设了育儿知识专栏,每月以案例的形式向家长介绍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方法;每班在家园窗口处,定期出一些科学教育方法的宣传期刊;在幼儿园宣传栏处,及时张贴有关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信息,如秋季保健常识、安全在家小贴士等;利用家长会,针对班级出现的一些育儿问题作家长授课;充分利用幼儿园大型活动时间,以宣传单的形式介绍学前教育知识。开展这些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赢得了家长的欢迎,也推动着我们的家长工作朝着良好态势发展。
(二)教师温馨提醒,请家长充分作好入园准备。
1、给孩子准备一个小书包,里面有换洗衣裤、小毛巾(吸汗巾)、手帕。
2、帮孩子定期理发、修剪指甲并保持服装整洁,服装以运动装为主。
3、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会自己排便;能独立地穿、脱衣物和鞋子;能在30分钟以内用勺子把饭吃完。
4、了解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以本园为例:早上7点40后进园,下午3点20放学。特别是在刚入园的阶段,家长不要在班级里逗留,以免孩子过分依赖,无法融入集体生活。放学时间到后,及时接孩子,以免孩子产生不安情绪。
5、入园前要稳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宝宝知道自己要上幼儿园了,会有许多的小朋友和自己一起玩,幼儿园里有像妈妈一样的老师教自己学本领,等妈妈下班了就会来接自己。家长自己的情绪、态度也很重要,消极的态度必然会影响到孩子,积极的态度将帮助孩子度过这个时期。
6、孩子回家后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有任何问题和老师联系。
7、没有特殊情况少请假,连续请假会让孩子的适应能力减弱。
8、主动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特别是小班幼儿,许多事情他们无法正确地转述,还是需要家长和老师面对面地沟通。
(三)活动丰富多彩,激发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
国际组织伯纳得.范.利尔基金会进20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家长是否参与学前教育,参与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质量的高低。”家长工作除了要家长支持、配合幼儿园工作,还需要家长参与幼儿的教育、管理中。小班是家长工作开展的第一年,开展的情况直接影响到接下来两年家长工作的有效性。
为了能够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家长亲自参与幼儿的各项活动。如在“六一”儿童节期间,我们组织开展系类的亲子游戏、图书制作、文艺汇演等活动。通过精心策划,向家长发放“亲子制作图书邀请书”和活动宣传单等内容,以孩子的口吻诚挚邀请家长参与图书制作和亲子游戏等竞赛活动,家长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不仅增进了与幼儿活动的乐趣,也逐步提高了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每年我们会组织深受家长和孩子喜爱的大型亲子游戏活动,各年龄段的幼儿都有其适合的运动项目,家长在运动会上不仅了解了身体健康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也感受到幼儿活动的趣味性、灵活性、游戏性等特点。
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活动,我们会请家长进班听课。目的是让家长能够切实地了解幼儿园教学的特点。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幼儿园及教研组会提前到班听课,从活动设计到过程实施,从教学具准备到实际操作,认真指导老师完成好教学开放活动的相关准备,确保教学开放日活动当天家长能够看到教学严谨、活动形式多样、幼儿参与性高的活动。在活动开始前,教师会组织家长带着一些问题参与观摩活动,如“你看到老师运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幼儿在活动中得到了哪些方面的发展?”等。活动结束后,我们要组织家长讨论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交流意见,还会听取家长在教学方面的需求,为下一次教学开放活动的开展提供线索。教学开放日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成为了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成为了幼儿园每学期必不可少的活动。
幼儿园组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赢得了家长的一致好评,每次活动家长的满意率是越来越高,不仅年轻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很多爷爷奶奶祖辈级的家长也参与其中。这些活动不仅为幼儿园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提高了家长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体验互动式参与,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由于家长文化程度、家庭背景、教育观念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家长对幼儿教育和教师的工作有很多的不理解,在家长工作中常常出现说不清,道不明的现象。如有些刚进园的小班家长,要求老师教幼儿写字这个问题,无论老师运用幼儿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给家长讲解,家长就是坚持己见。针对这些突出的难点问题,我们想与其给家长说,不如让家长体验。因此,幼儿园组织开展了一些体验式的互动活动,让家长提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我们在家长开放日期间,以游戏的方式参与活动。目的在于唐家长体验游戏的重要性。如有些家长抱怨孩子一天到晚就喜欢玩橡皮泥,不好好学习的情况。我们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就让家长捏橡皮泥。在教师的规定下,通过自己完成、小组合作两种方式,体验捏橡皮泥蕴藏的教育价值,幼儿在其中的学习。
有的家长平日里总向我们反映孩子怎么在家不听话、如何应对幼儿拿别人东西等问题。我们除了给予个别指导外,还开展育儿沙龙,组织家长就某一个热点问题进行经验交流与分享,谈谈自己在育儿方面的困惑或是成功之处,
通过这些体验互动式活动,转变了教师说教的家长工作模式,提高了家长对幼儿园工作、幼儿教育的理解力,帮助家长掌握更多科学育儿的知识和能力。
(五)家长与教师明确家园合作是双向性的
很多家长都或多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想法:认为孩子在家父母管,入园后老师管。这个想法是不正确的,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方式可能会有些出入,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必须同心协力,及时交流信息,共同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的教育意识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如果在意识上是正确的,那在教育方面应该是比较成功的。家园合作一定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希望广大家长们可以有这个清楚的认识。
教师应该抽空多学习或参加一些培训,丰富自己的育儿理论知识,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让家长多学习一些正确的、实用的育儿经验或是布置一些有意义的亲子制作,少给家长分摊一些“做这做那”的体力活,把本应该增进亲子关系的活动变成了家长一个人的任务,这才是吃力不讨好,容易让家长产生厌烦情绪。总之,教师应该站在科学的角度去和家长互动,这样才能取得家长的理解和由衷的配合。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一个家长也是不同的。有的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关心不够多;有的家长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但是,每一个家长的心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希望孩子生活得愉快,有一个好的发展。家长工作会碰到有冲突的地方,这个时候我们要耐下心来和家长分析利弊,并且从孩子发展的角度出发,全面地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让家长明白老师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家孩子好,那样家长会更易于接受老师的想法。有朝一日,我也会成为一名“家长”,但是我现在就可以告诉孩子们,你们的爸爸妈妈真的很爱你们!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出版地: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2日
[2]蔡迎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刘芳.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Z]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7月2日
[4] 王岫. 美、英、日、韩幼儿园家长工作概述[Z].早期教育,教师版,2006年5月18日
[5] 网易亲子. 罗列外国人眼里中国父母的问题[Z].网易频道. 2014年5月5日
[6] 幼儿园家长工作策略[Z].百分网. 2014年5月5日
[7] 康志.家长工作的认识与策略[Z].百度文库.2010
[8] 郝雅莉.新入园幼儿家长工作的策略研究[Z].东方教育.2015年7月27日
[9] 郑福明.落实《指南》的家长工作策略[Z].早期教育.2014年28期
[10]黄静 .幼儿园家长工作策略之研究[Z].小学科学:教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