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家长工作的策略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本文在阐述小班家长工作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了解小班家长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小班家长工作的策略。把家长工作当作“工作”,是教师的一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把家长工作当作“生活”,是家、园之间一种自然、和谐的关系。
【关键词】家长工作、小班幼儿、策略
【正文】一、小班家长工作的含义和重要意义
小班家长工作的含义
小班家长工作主要指小班教师与幼儿家长相互合作、共同教育孩子的过程。它包括小班教师对家长的帮助和对家庭教育的引导,也包括小班家长对教师教育工作的支持和家庭教育对幼儿教育的补充。所以小班家长工作是教师与家长双向互动的过程,彼此支持、彼此扶持。
小班家长工作的重要意义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儿童的发展受到教育机构、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 因素的影响。对于学前阶段的幼儿来说,家庭对他们发展的影响作用更大;同时,幼儿园教育要取得预期成效,也必须取得家庭的配合支持。幼儿园应正确 认识并处理园所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加强家园一体化建设。小班是幼儿从家庭向学校过渡的第一阶段,做好这一阶段的衔接工作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师和家长要理解这一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让自己做好准备。
1、做好小班家长工作,有利于实现教育信息的共享
专门的小班幼儿教育是孩子受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有了家庭教育的配合,幼儿教育的效果能比较明显地体现出来。幼儿教育的内容会不断地丰富和补充,所以家庭教育也要不断地跟进。不断深入小班幼儿的家长工作,可以使教师了解孩子成长情况并结合在园表现,针对不同的孩子适当地调整教育方法。教育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家长也会在教育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这些问题是幼儿教师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当然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这方面的讯息会鼓励教师继续努力。
2、做好小班家长工作,有利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家庭教育的作用显而易见,它就像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小帮手,不断推动孩子向前。一千个不同的家庭,一千个不同的孩子。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小班家长们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但是家庭是孩子们主要的生活场所。教师通过家长工作向家长提出一些合理的教育意见,让孩子在各种教育环境的作用下,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在家中不断地强化。好的习惯养成了便是受益终身,相反,一旦养成坏习惯,改变是比较困难的。家庭教育有着强烈的感染性、渗透性和久远性,我们常常强调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从小让孩子生活在这样的氛围是有益的。
3、做好小班家长工作,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实施小班家庭教育和幼儿教育的时候,可能出现某一方过快或过慢的现象。这时教师和家长要及时调整,不要让孩子感到茫然或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由于小班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都在发展阶段,所以有的成人会觉得孩子“慢”,其实,我们的教育有时候要等一等孩子。家长工作在此时就发挥了协调、统一的作用,始终让幼儿和家庭教育处在同一个步调。在做家长工作的同时,教师也在对孩子做全方位的了解,这样作出的教育判断会更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
二、小班家长工作的现状
(一)小班家长工作的现状
1、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作为教师不仅要做好料理孩子日常和教学等工作,还要开展好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工作。由于有的教师缺乏适当的沟通方式方法,有时语气和态度让人难以接受。在家长会上俨然一副给家长上课的样子,用批评或说教的口气跟家长交流,这样的交流方式既违背了家长会的意义又达不到召开家长会的目的,没有真正的顾忌到家长的自尊心,容易引起家长的反感和抵触情绪,致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缺乏有效性。有的教师一味地指出幼儿的不足,而没有发现幼儿点滴的进步,致使家长产生了误解,甚至不愿意与这样的教师交流。
2、教师与家长交流和沟通的时间不足
一般情况下,教师与家长交流和沟通的时间基本利用接送幼儿的时间,或是特殊情况时,如幼儿生病、摔伤、家长咨询幼儿情况等。有的幼儿园放学时请孩子在操场上排队,由家长一个一个进来接,这样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而且,利用接送幼儿的时间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师的工作不仅受到影响,家长获得的信息也不够全面。
3、教师专业知识的欠缺,导致家长对老师缺乏信任
家长把幼儿送到老师手里,希望得到老师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得到发展。但在某些乡镇幼儿园中,目前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整体的水平满足不了家长和平时工作的需要。
当家长向老师了解幼儿的情况时或想老师帮助解决育儿问题时,教师应该运用自己掌握专业的知识来解释。如向家长介绍为什么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形式时,老师如果不掌握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要转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是十分困难的。教师因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给家长的回答就会出现指导性不强,缺乏有效的建议等问题,这类的回答让家长认为老师不够专业,降低了对老师缺乏信任度。教师也会 因为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在处理很多问题时就会出现回答空洞、无法解释的现象。特别是对于某些特殊幼儿来说,他们急需幼儿教师掌握扎实的理论,从平常生活中慢慢引导和改善。
4、家长工作形式单一、发展滞后
过去我们所开展的家长工作,主要依靠家访、电话联系、家长会或家园联系单、随访、宣传栏等方式。这些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老师和家长了解幼儿的情况,但更多时候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实际收到的效果并不是很突出。这些形式的家长工作,远远满足不了幼儿园及家长的需要,使家长工作发展滞后。现如今的家长大多为80后,他们所使用的通讯工具也不只是打电话,QQ、微信已经成为了年轻家长们使用的主流方式,教师在这方面也应该考虑到家长的实际需要,作出一些改变。
5、双方对家园合作的认识不明确
首先,家长对家园合作的目的不明确,认为家长与教师应该“各司其职”,幼儿只要交到幼儿园,吃、喝、拉、睡、学习都是老师的事,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成长富有重要的作用。孩子在家归家长管,孩子在幼儿园归老师管,家长缺乏参与幼儿教育的意识。
其次,在工作中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家长工作的含义,一些工作呈现出形式化趋势。一些教师一味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及老师的工作,如配合老师管理好幼儿、帮助收集资料及材料等等,造成了家长对幼儿园有很多的抱怨,致使家长工作不好开展。因此,出现了我们常常遇到的家长不配合工作、家长与教师争执等问题。
三、小班家长工作开展所实施的策略
以上现状大多数幼儿园存在的普遍现象,现代幼儿园家长工作就是指教师和家长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活动,形成同步教育,共同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其中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确家长工作是以幼儿发展为核心进行沟通,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家园工作的最终目标。针对以上现状作出如下调整:
(一)宣传方式多样化,让家长掌握学前教育信息与知识。
谈小班家长工作的策略(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