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提升企业竞争力过程存在一些问题如下
(一)组织机构臃肿、人才短缺与不足
1、 企业机构提升竞争力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就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整个管理层级太多。管理者无能是机构臃肿的根源。如1958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出了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小品杂文集子。帕金森指出:一个人的工作由七个人来干,比一个人干时还要忙。因为七个人之间将形成许多的相互关系,因都是无能之辈,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会制造出许多新的问题,这些新的问题又成为所谓的工作,于是七个人都会显得很忙。这样就造成了人浮于事、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局面。
2、人才短缺与不足
缺少人才储备计划。随着近几年该行业的迅速发展,企业业务种类、规模随着扩大,中层管理者和技术研发人员出现了人员不足的现象。企业的中层管理者一般多是从基层做起,其管理方法完全来自于师傅带徒弟式的管理实践,但这种管理实践资源有限、时间过长,多数员工很难有机会接触。而且中层管理者仅具备工作经验而缺少科学管理工具,当管理环境发生改变时,就出现了难以胜任的现象。由于没有足够研发人员去做新产品技术创新研发,出现企业长期吃老本的现象跟不上行业的迅速发展。研发人员出现人员空缺的现象,导致企业竞争力不强、发展停滞现象,甚至会被同行同类产品跟上超过的风险。
(二)产品档次低,资源投入研发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受西方技术封锁,国内企业比世界同行起步慢,企业关键核心设备缺失,靠人手加工效率底。设备简陋、技术陈旧、科研创新能力薄弱、产品档次低、加工深度低、大多靠模仿获得新技术;所以很多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只能生产低档次产品或帮外资企业贴牌代加工、组装产品,比起世界同行人才匮乏、组织不健全、缺乏现代管理观念和知识等是它们的弱点。
2、研究和开发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也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基本保证。按照国际上比较一致的看法,企业研发资金占销售额1%的企业难以生存,占2%的仅能勉强维持,占5%的才有较强的竞争力。据统计,我国企业的研究和开发经费投入平均仅占销售收入的0.5%,而世界百强企业的研究和开发投入都高达10%~15%,我国企业的研究和开发投入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的科技资金整体投入也严重不足,对企业的投入比例偏少。发达国家应用研究经费的60%~80%用于企业,而我国则不足20%。
(三)信息化建设落后,售后客户问题信息反馈滞后
1、观念落后,企业全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作用认识不足
2、信息投入资金不足,对企业员工的培训不够,信息化人才缺乏。
关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