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建立健全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党、政、企一把手必须亲历亲为,亲自动手抓。要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头,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制度、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相关单位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确保安全生产。
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具有决定性影响,根据以往调查资料显示:90%的事故是由于管理混乱或管理不善引起的。所以,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一次又一次的安全事故也在不断的给我们敲响警钟,也在不断告诉我们: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各相关企事业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理念,坚持把人民群众、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全行业要深刻吸取安全事故带来的教训,不断推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提高项目标准化建设要求,改善作业环境,重视安全技术交底
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队伍中绝大多数人员来自不同地区的农民,他们极少受过系统的培训和安全教育,但同时且承担着养家糊口、四处奔波的生存压力。因此,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关注就极具人性化,这符合企业文化管理中常见的“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只有心情好,才能工作好;只有休息好,才能工作好”。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工地标准化建设,使他们生活、工作都舒心。在夏季施工时,为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暑降温药品,合理安全错峰作业施工,冬季在生活区提供热水洗浴设施,增加安全投入和安全教育培训,改善作业环境,能使其更好的为项目服务。
他们进场作业前,我们应针对公路桥梁施工特点编制响应较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尤其是脚手架作业、大模板安装、高空作业、交叉作业、边通车边施工作业、电动工具的炒作、临时设施管理、临时用电管理等;同时,在工艺设计、高墩模板上制作作业平台,建少在高空作业时违章行为。通过安全事故案例视频及现场讲解安全预控形式,做到安全技术交底到个人,且不可马马虎虎走过场,切切实实提高安全管理的意识。
(四)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内在潜力和活力
仅有思想文化的宣传和教育还不能够解决建筑安全管理的根本问题,要真正调动建设各方主体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内在的自然规律,利用经济杠杆调节市场,开展有序竞争、释放市场经济潜在的活力。为此,需要大力培养和规范我国建筑保险市场,完善保险立法。促进保险业市场竞争,要求交通建设保险公司依据项目情况及企业安全业绩实行弹性的保险费率。此外,在招投标过程中,同样要通过安全管理的优劣来决定中标单位。如此等等,从源头上抬高建筑企业门槛入围制度,优胜劣汰。利用市场经济杠杆,行成一种良性选择的市场运行机制,保证安全业绩良好的施工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应得的利益,同样,那些因管理不善而业绩不良的企业将不得不注重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状况,否则,将会被市场经济无情淘汰。
(五)健全职工保险意外伤害制度
公路桥梁施工企业为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投保方、承保方、监督管理部门均要按照市场运作、政府监督、社会中介参与的原则,加强调查研究、合理分工合作、进一步完善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不断加大对安全责任事故中受害人的赔偿额度,切实保护交通建设从业人员合法权益,有效分散企业事故风险,增强企业预防和控制事故的能力,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健康发展。
(六)不断推进公路工程法律法规建立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交通建设发展迅速,期间的新问题也呈出不穷,新问题就要求新措施新办法,需要有新的法律规范对事物进行调整。以前的有些专业名词概念混乱、定义模糊,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标准,实践中难以操作执行;还有些法律法规处罚条例不完全合理,不是处罚无力就是无法处罚;工程建设中的强制性标准规范、推荐性标准规范在制定、实施、修订方面缺乏透明性,范围过宽、数量过宽、标准滞后等。这些不足之处,有待于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与建立。
(七)不断加强公路桥梁施工执法监管力度
要进一步加大对公路交通建设市场的监管力度,杜绝检查时一阵风、不检查松又松的形式主义。尤其是每年一度的执法大检查制度,安全月制度等要一以贯之、常抓不懈。既要依法对工程招投标活动实施监督,又要对中标后企业施工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因为大量的安全事故都是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生产,要坚持防患于未然。要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要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暗查暗访,特别是要深查高空作业、技术含量高、施工危险性大、重要隐蔽工程、至灾隐患部位等。要加大隐患整改治理力度,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责任制,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务必见到成效。特别是对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的检查,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八)发展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生产先进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
科学技术历来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安全生产的主要基础和技术保障。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构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体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研发水平,支撑和引领建筑业安全发展,为促进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提高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应用现代通讯设备和电子、计算机技术成果,进一步提高施工安全化水平,逐步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监控的现代化,减少因人意外失误的安全事故率。加速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国范围内的有关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的信息网络,全国各地交通建筑企业,各级安全管理部门以及科研机构,可以通过该信息系统进行现代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科研工作。
(九)注重公路桥梁工程安全隐患排查
众所周知:事故源于隐患,隐患是滋生事故的温床。隐患排查是治理安全的基础性工作,是抓好安全工作的关键。也只有排查并登记才能放患于未然,安全隐患排查包括施工单位排查、监理单位排查、建设单位排查、社会执法部门排查等,相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层层落实。发现隐患后,由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尤其是重大隐患的治理要必须形成方案。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前提,首先就是通过主动排查,全范围、全方位、全过程地去发现存在的隐患,然后综合的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治理各类隐患和问题,把事故消灭在萌芽。只有这样,“安全第一”才能最终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重视排查治理隐患是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的最基本任务和最有效途径。
(十)加强监理单位对工程建设的监管作用
驻地监理机构对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依据合同审查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风险评估报告、施组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方案、安全经费的合理使用等。认真按照本部门的监理计划和监理细则实施监理。施工准备阶段必须审查施工单位三类人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到岗情况。特种设备及大型设备必须在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定期召开安全监理例会。施工前必须对施工单位各工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留存交底记录。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及时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并检查整改是否落实到位。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公路桥梁施工安全事故每年都会给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带来巨大的损失,但安全事故并非不能避免和降低,尤其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还有很大潜力可挖、还有很大差距尚待改进。以上几点,是笔者在近几年的工作当中总结出的一点小小看法,不足之处仅供参考,希望能够为我国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些许参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习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系列讲话为指针,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坚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完善建筑行业法制建设、提高行业安全生产规范化水平、争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治理能力、强化信息手段和高科技产品应用···等,这是全面推动我国公路桥梁建设安全、稳定、和谐发展的有力措施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标准. JTG/T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录取安全施工与环保.250页.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 中国交通建设监理协会主编. 《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重大隐患排查要点》.录取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5.
3. 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督管理局. 《质量安全造价管理文件汇编》.2016.2.
4. 浙江公路水运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安全监理管理办法及安全监理技术要点》2014.2.
5. 论文,作者:周靖宇,《桥梁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重点分析》[J],录取施工与管理2009.15.24.45-48.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4.2.1.
8. 交通运输部文件. 交质监发(2012)679号 《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考核评价工作的通知》. 2012年12月12日.
8. 交通运输部文件. 交安监发(2014)266号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 2014年12月30日.
9.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主席令. 底四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2013.6.29.
10. 交通运输部文件. 交质监发(2011)217号 《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 2012年10月. (完)
公路桥梁安全管理现状及思考(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