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论文资料
|
论文开题报告
全站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资料论文格式
-> 大众文化与都市女性教育——以《时尚健康》杂志为例(四)
法律专业论文资料
|
护理学论文范文
|
动画专业论文
|
新闻专业论文
|
环境工程
|
艺术设计
|
社会工作
|
环境艺术设计
|
城市规划
|
法律论文范文
|
论文资料下载
|
社会学论文范文
|
信息计算科学论文
|
计算机论文资料
|
法律论文下载
|
环境科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报告总结
|
食品论文
|
社科文学论文
|
政治论文
|
医药医学论文
|
论文格式范文
|
建筑学论文范文
|
大众文化与都市女性教育——以《时尚健康》杂志为例(四)
最新活动:微信集50个赞就可获取任意一篇钻石会员文档。详情见
微信集赞换文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
/4/4
三、《时尚健康》在女性教育中的作用于启示:构建多元化的女性美标准
“女性美”是一个常说常新的永恒话题。从原始社会的“丰乳肥臀”,我国古代的唐肥宋瘦,走到了今天的骨感、苗条,始终有一双男性的眼睛在制定美的标准,在评判美的高下。而这种评判仅仅是从女性的身体、外在、表面出发,忽略了女性内在最本真的东西——心灵、人性、智慧、情感……大众文化时代的女性要砸碎这个不平等的评价标准,走出男性话语的藩篱,关注心灵、关注人性,活出真实,唱出自由,呼唤多元化的女性美标准。
泰戈尔曾说过:“你可以从外表的美来评论一朵花或一只蝴蝶,但你不能这样评论一个人。”的确,外貌的美、曲线美、婀娜多姿的美,这只是女性的生理性别、自然性别特征,而使女性获得主体价值的,是社会性别,是经过长时间的社会化而形成的内在特质。女性美应该是多元和个性化的。“女性不只是具有先天的生物性别的美,更重要的是具有后天社会性别的美。如独立之美、自信之美、气质之美、潇洒之美、追求之美、开拓之美、创造之美等。”演员濮存昕说:美不单是外在美,还有深刻的内涵,优良的气质,渊博的学识,宽广的心胸,坚强的意志,豁达的性情,远大的理想,真诚的心,颇有感召力,备受人们的信赖。
完美的女性应该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有人说“健康的体质、美丽的容颜、性感的身体、自信而从容的气质、一份独立的经济自主权、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以及一颗平和心”,这样的女性是完美地,或者是接近完美的,而杂志所要传达告诉我们的是,扬弃所谓的完美,在外在美和内在美之间,更强调内在气质、才智和品格,同时平衡好自己的外在,更多的关爱自己。
而《时尚健康》作为大众媒介的一种传播方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倡导多元化女性美标准的新阵地,拓展女性发展空间,提高女性生活品质,增进男女两性沟通的责任。以温馨的风格、敏锐的社会观察、领先的理念,关注女性群体的生存状态与发展空间,关注女性身心成长,分享成功经验,沟通彼此心灵,并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来观察、记录、探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展现当今女性的迷人风采。
因此,大众文化时代的女性要正确地看待自己,不仅要持续爱护自己,标榜“女为悦己者容”,更应注重自身素养、自身能力的提高;注重自身文化品味、精神修养的提升;注重独立自主精神的培养和女性主体价值的弘扬。人格独立的魅力比容颜俏丽的魅力更有深度、有内涵,更持久、更有生命力,也更能获得社会的尊重。大众文化时代的女性要努力成为胸怀开阔、志向高远、有能力、有追求,独立自主、聪睿智慧、内外兼修的新女性。
四、正确利用大众传媒 ,积极开展女性教育
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本身具有的传播迅速、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的特点,决定了它会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大众传媒通过自己传播的所有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女性的现实观、 价值观、世界观及其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在女性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实现着事实上的教育、教化、引导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它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因而面对大众传媒对女性成长的负面影响,必须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和对策,引导现代传媒在开展女性教育、促进妇女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加强女性的科技文化素质教育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
大众媒介的发展几乎与高科技同步。目前来看,一方面,大众媒介的女性用户借助传媒增强了信息交流;另一方面,总体来看,女性用户不如男性能够使用更多的现代媒介资源,其在使用传媒新技术方面正处于不利地位,主要表现在接近途径、 使用时间和部分功能方面。同时,文化素质的相对较低 ,主体意识的缺乏 ,亦使女性在选择媒介的内容上存在一定的欠缺。加强女性的科技文化素质教育 ,尽量避免女性作为传媒受众的“缺席”状态 ,可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媒介满足女性教育的需要。
(二)开展广泛的媒介素养教育和性别文化教育,培养女性受众对媒介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的批判意识。
当下的现状是,如果缺乏足够的媒介素养和社会性别批判意识,女性要么受到大众传媒中对女性形象的误构的直接伤害,自尊心和人格受到极大影响;要么处于各种未经过滤和选择的、良莠不齐、内容繁杂、泥沙俱下的有害信息和垃圾信息中,无力判别信息的真假 ,无法主动地识别、选择各种信息,更难进行自觉的信息加工。这样一来,女性将被淹没于各种信息当中,乃至不知所措,只好消极被动地等待客休信息或仅仅直观地反映客体的表象,部分丧失了女性自身能动地吸收信息、充分选择信息的主体性。开展广泛的媒介素养教育和性别文化教育,有助于女性较完整和较客观地评价媒介的性质、功能和局限,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从容地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学会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帮助自己成长与进步。
(三)建立具有性别意识的传媒监督机制,减少大众传媒对传统性别成见的建构与影响。
集合全社会的力量,建立传媒监督网络,形成多元化的传媒监督机制。从一般的公众到社会科研机构的专家、大专院校师生、妇女工作者及政府决策部门,组成强有力的媒体监督网络。科学设置传媒监督的指标体系,并及时把有关情况反馈给媒体工作人员,为制定传媒监控政策提供科学的调查依据,同时也监督媒体工作人员在编制工作时能够运用正确的社会性别视角。加强对媒体的监督、制约 ,做到赏罚分明,引导媒体在男女两性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为促进女性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结语】:
呼唤女性意识的内在觉醒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女性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得以提高,但是,潜藏在女性思维深处的主体意识却仍然处于迷失的境地。央视主持人张越曾说过一句话,“很多年以来,女人一直没有自己的标准,一直没有自己看世界的眼睛,一直没有自己的语言,你使用的整个标准都是社会的标准,而社会的标准是谁的标准?社会的主体和强势集团是男性,你使用的是男性的标准。我们长期以来受到各种各样的教育和暗示,已经使我们变成了一个适应男性社会规范的人。你在思考所有问题时,都会带着这个痕迹和烙印。男权的文化陈规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内化为女性的“集体无意识”,钝化了女性的生命感觉,使其对既存的不公平的两性秩序缺乏起码的辨识和批判能力。”大众文化时代下的女性教育,应透过类似《时尚健康》这样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思想传达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掘自己身体的生命本然和独特之处,珍惜和尊重与生俱来的美丽,树立身体生活的边界意识,拒绝异化、物质化和他者化;女性要坚定地和男性站在一起,自信、自尊、自强,在男性的丛林里发光发热,实现人生价值,因为,只有女性的真正解放才能推动整体社会前进的步伐。
【引文注释】:
[1]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1990年版序言”,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第 15页。
[3]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第 64页。
[4]王淑贤:《〈行动纲领 〉 中 12个重大领域简介 》; Lisn Ste2arns :《非政府组织与〈行动纲领 〉》,选自《妇女研究论丛》 1996年第2期。
[5]冯媛:《解析表象— —关于八家报纸新闻版新闻的研究报告》,选自金一虹、刘伯红主编:《世纪之交的中国妇女与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艾华:《大众传播中的妇女与性》,三联书店出版社 ,第109-110页
[7]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性电影》,转引自张红军编:《电影与新方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年版。(责任编辑:南桥)151页
【参考文献】:
[1]张贤亮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作家出版社 2002.27
[2]郭培筠 《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
[3]孙绍先 《女性主义文学》辽宁出版社 1987.74
[4]陆扬 王毅 《大众文化与传媒》三联书店 2001
[5]乐黛云 《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文学自由谈 1991年
[6]马克波斯特 《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
/4/4
大众文化与都市女性教育——以《时尚健康》杂志为例(四)
由
毕业论文网
(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相关论文
本文标题:
大众文化与都市女性教育——以《时尚健康》杂志为例(四)
上一篇
:
论司法独立
下一篇
:
对企业绩效管理的研究——以山西..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大众
文化
都市
性教育
《时尚健康》
杂志
2016-07-29 07:40:18【
返回顶部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