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风险监测分析,建立对民间借贷的实时监控。及时准确掌握汉中地区民间借贷的基本情况和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对可能涉及民间借贷的机构或个人进行更为细致的调查及风险排查,切实防范民间借贷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
(四)改革现有的税收政策,加强对民间金融机构的税收征管工作
由于民间金融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是一种地下交易行为,其非法所得不需要上缴国家税收。所以,要借鉴学习发达地区规范民间资本的成功经验,健全税制、将投资公司、典当行、担保、委托寄卖行等非金融机构统一列为地方金融体系实行专业化,建立一种能减少向民间金融组织征税成本的税制,变“地下操作”为“地上经营”、变“零散运作”为“规模经营”。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国家税收收入,还可以有效的监控民间金融的资金流向。
(五)严格限定民间金融的利率水平、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
实践证明,过高的利息是导致民间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高利贷行为进行规范和打击是当前通行的做法。目前,鉴于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关于民间借贷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利息不得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规定已经被广泛认可,可以将其确立为民间金融利率的规定,制定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行政处罚措施,对超过该利率上限的民间金融行为进行处罚,以打击高利贷行为,保护正常民间金融行为。
对于民间金融的风险控制来说,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仅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而且有利于缩小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利差水平,从而控制民间金融大肆泛滥的风险。随着银行风险定价水平以及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可以更快一些,加强银行与民间企业的交易量,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建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市场利率体系。
(六)加强民间金融风险的宣传教育
无论民间金融如何规范,其防范控制风险的手段也绝不会比正规金融机构高明,产生损失或发生案件的概率仍然较大,因此要像当初刚建立股市一样,加强对投资者宣传教育,一定要让民间金融的参与者牢固树立“民间金融有风险、入市投资须谨慎”的观念。同时利用正面的诚信守法、负面的违法经营案例进行宣传教育,内容包括防控风险提示及相关知识普及,以提高大众的风险识别防范能力,减少交易当中的“博傻”行为,有效控制比价效应所产生的高利贷行为。如果一旦发生不能还本付息的事件,也要教育投资者通过法律程序解决,通过民事协商,能展期的就展期、能债转股的就债转股、能债务重组的就债务重组,最后一步才是破产清算,这样也减少了政府维稳的压力。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汉中当前民间金融问题,首先评价规范民间金融对汉中经济金融发展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相关行业发展状况,总结了汉中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汉中民间金融发展改革、如何实现汉中民间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可采取的政策建议和措施。在我国民间金融是一种古老的融资方式,几百年前就出现且依旧存在于现代发达的金融社会中。民间金融在我国现行金融体制之外的大量存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及金融体制改革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其长期处于地下隐蔽自由发展的状态,也对提高金融资源效率、国家传导宏观调控政策、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和金融市场化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汉中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无法保证实施有效的宏观审慎的监管,要确保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效性,就必须对现有的监管体制进行改革,逐步健全和完善民间金融市场体系,成立民间金融管理组织,建立必要的民间融资制度,并且完全市场化利率制度,最终使民间金融走向正规化、合法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刘倩,雷立钧.汉中地区民间借贷解析[J].北方经济,2015.(17).
[2]徐谷明.探访汉中小额贷款公司[J].中国经济,2011.30.
[3]郑良芳.民间融资需要正确引导[J].浙江经济,2012.(5).
[4]赵淑芳.浅谈汉中民间融资问题[J].经济论坛.2014.(17).
[5]杜晓,杨卉.民间借贷崩盘危及金融安全[N].济南日报,2015.09.2901
[6]李玉锋.试论防范和化解民间借贷风险的有效途径[J].时代金融,2011.(1).
[7]吕立勤.防范金融风险刻不容缓—来自民间借贷市场的调查分析[N].经济日报,2011.12.1216
[8]李健,孟庆胜.当前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J].华北金融,2012,5:55-57.
[9]丁晓翠.关于汉中民间金融问题的探讨[J].北京金融评论,2013.(1).
[10]崔强.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J].财税金融,2013,8:80.
[11]李巍.中国证券市场风险及防范[J].中国科技信息,2008,19:181-184.
我国民间金融行为研究——汉中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规范建议(六)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