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充分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依托区文化馆、图书馆、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标准电子阅览室。2012年底,将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列入区政府年度文化实事工程,年底实现区文化馆、区图书馆、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全覆盖。
④、全面实事“农家书屋”工程。按照政府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我管理的原则,与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村级图书室建设等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每个书屋配备1500册图书,其中图书1225种,报刊25种、音像制品100种,做到内容丰富,服务规范、农民满意。到2012年“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覆盖全区所有行政村。
2、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能力全面提高
①、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依托传统节庆、重大庆典活动和民间文化资源,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实现每个行政村每年看3场以上戏剧或者文艺演出,每年组织5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化活动。
②、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各配备一台以上流动服务车。区文化馆每年组织“送欢乐进基层”等公益性文化活动;流动展览5场以上;面向低收入居民、农民工和其他特殊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演出和培训。图书馆每年下基层次数不低于30次。20012年区文化馆、区图书馆、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将继续免费对外开放,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优惠向农民工、老人、少年儿童和残疾人开放,放置方便以上人群的活动区域和项目;人均参加文体活动的时间每周不少于5小时。(注6)
③、实行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免费向群众开放。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区图书馆不少于56小时;各级公共电子阅览室为社会公众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时间每周不少于42小时,(注7)不断提升免费开放内容和质量,实现均等普惠、高校有着的免费服务,建立完善的免费开放经费保障机制。
④、全面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2年底基本形成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体系,文化信息覆盖率100%。拟定共享工程培训方案,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指导的方法,聘请省市共享工程领域专家,对镇区服务店共享工程技术员进行培训。
⑤、实现全面农村和社区公益电影放映工程。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群众受惠的原则,健全公益电影放映网络,扩大公益电影数字化覆盖,切实解决群众看电影少、看电影难问题。到2012年,实现每个行政村和社区每月放映1场电影。(注8)
⑥、大力发展传统文化。积极做好普查成果的整理利用。对普查工作中搜集的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各种资料,进行系统化整理、编目、存档,全面完成普查资料整理利用工作。继续发掘新的非遗项目,对已申报成功省、市级非遗的项目资料进行更规范的整理,为争取进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做准备。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传习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建设一批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展示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4/6/6
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研究(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