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它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限制,信息上网的瞬间便可同步发送到所有用户手中。[3] 从更新周期看,网络传播的更新可以分秒计算,而电视、广播的周期以天或小时计算。从备播时间看,网络节目视频文件的上传也要比电视节目备播上载快得多。网络视频上传速度受设备、带宽等硬件制约,但电视节目备播需要线性上载,节目时长是多少,上载的时间就是多少。从审核角度看,电视播出具有相当严格和完善的审核程序,虽然网络也拥有《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再加上部分内容的播出前的审核权下放给播出机构“自审自播”,效率较电视更高。所以,《舌尖上的中国》是传统的电视生产模式,一季的节目用一年甚至更长生产完毕再按节目单每天准时播放,但网络更新快的优势可以采用周播或不定期更长的方式播出。
(2)覆盖更广
网络传播突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无障碍化。只要有网络或WIFI信号,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够获取想要的信息。电视的话只有通过卫星设施才能突破国家的地域,传播到更广的范围,目前也只有少数的国家级、省级卫视能够实现,地面城市台很少能够跨区域传播。
(3)接收方便
接收终端多样化。网络接收可以是电脑、平板、也可以是智能手机,既可以是固定设备,也可以是移动设备,具有随时随地接收的特点,灵活性强。
(4)检索便捷
这种特性是传统传播方式难以具备的,电视的线性传播转瞬即逝,想要检索非常不易,网络传播则不同,凡是在互联网中存储的数据,网民都可以快速地通过搜索引擎、数据库获取,大大提高了信息使用效率。
(5)互动性强
网络传播既可以是单行传播,也可以是双向或多向传播,网民与网站、网民与网民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随时互动,有来有往,甚至是购物。《原味》在优酷播出后,网友可以在页面发表评论,可以点赞,可以通过边看边买功能直接购物,这是《舌尖上的中国》在电视平台播出时无法实现的。
2.传统电视传播受到制约
(1)受收视环境影响大
电视只能固定在墙上或放置在电视柜上,且必须要有传输网络的接入、解码方能接收,受众超出接受范围就无法准确接收信息。
(2)受播出时间制约
不同于网络传播,电视播出是线性传播,需按照串联单在固定时段播出,具有收视习惯的观众才能准确接收到特定节目。
(3)受众受到地域限制
电视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传播性质,除了少数的全球传播的电视台外,大部分电视台的节目传播受到政治、地域、文化、政策、技术的限制,无法做到全球传播。
(4)线性传播不利于深入理解节目内容
转瞬即逝的传播特点令观众不易深入理解节目内容,节目内容稍有深奥或稍不留意很有可能错过重要信息,从而造成信息接收不全面,不准确。虽然现在的有线电视已经具有回看功能,但毕竟无法达到互联网的海量存储。
(5)插入式广告不受待见
网络广告较为人性化,基本上以飘窗、链接的形式存在,受众可以选择关闭或不点击广告链接,即使片头插入广告无法关闭,受众也可选择关闭声音功能,待正片播放时声音自动开启。而电视传播往往是在节目前中后插广告,观众是被动接收,除非走开,否则无法规避。
当然,电视和网络是两个不同的传播渠道,电视的传播方式虽然是单向、被动的,但不受知识水品限制,只要能够交流,都能正常获取电视信息,特别是老人与孩子;电视还具有陪伴功能,能够多人同时共享,更容易满足情感诉求,单纯的网络传播更适合个体传播,且需要具有一定的电脑、手机使用知识、网络交易知识,作用更倾向于工具。
(二)开启电视节目新玩法
1.主持人“业余”代替“专业”
广电行业对主持人的上岗要求相当严格,需具备一级乙等以上的普通话等级证书,需通过理论水平测试,颁发主持人证才可上岗。就目前来说,网络上的主持人并不受类似规定的约束,只要节目的主持人在颜值、个性、表达、名气上得到网友肯定和喜爱,就能够承担节目的主持任务。拿欧阳应霁来说,虽然操着一口香港普通话,形象也不见得具有专业电视主持人的颜值,但是他个性化的装扮,染白的头发和山羊胡的形象,他的有些别扭的香港普通话,他对美食专业的解读都成了独一无二的标志,这种没有广电行业播音主持资格证的专家型主持人的个性表达,反而成为了《原味》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3/6/6
新媒体技术下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与发展——以《原味》为例(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