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付,创新传统媒体节目营销新渠道
新媒体技术对于传统媒体节目的作用不仅仅是多了一个传播渠道,占领了一部分受众的问题,更涉及到营销收入问题。从本质上说,新媒体是一种体验的革命,是人的生存方式与话语权的革命。[6]
1.电视节目有了周边产品的开发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而言,一个显著的影响是将受众变成了用户,这是市场对传统媒体带来的最大的影响。电视节目以前是我做什么你看什么,如今是我做你喜欢看的节什么目,当电视人用市场思维创作电视节目时,就会更加迎合观众口味,也会将电视节目作为商品开发出众多的周边产品,既是满足观众的购买需求,也是电视人经营创收的需要。
2.购物功能开拓节目盈利新渠道
传统电视节目以前的支付方式只是依赖于有线电视费和广告费,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新媒体技术的诞生,使电视节目可以变成交易平台,随时随地成交,把传播变成了经营。《原味》的边看边买功能就是将节目中播放的农产品通过网络支付方式进行及时销售。
四、电视节目采用新媒体技术创新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新媒体技术给电视节目创新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技术支撑,开阔了创作思维,但就目前来说,国内大部分的电视节目仍处于传统制作阶段,摸着石头过河。
(一)电视节目与新媒体技术手段普遍融合度不高
1.传统媒体固有观念根深蒂固
长久以来,传统媒体定位于政策、信息的传播者,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许多地方实行总台制,将自己重新定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者,创作出数量庞大的文化产品,繁荣了文化市场。央视著名主持人水均益认为,新媒体并不排斥传统媒体,二者也不是水火不容的竞争关系,面对目前的局面,传统媒体需要思考如何利用新媒体完成自身转型,而关键就是思想意识的转变。如电视人需要怎样改变我播你看的单向传播思维,能让节目和观众互动起来;怎样提高摄制本领,表现手法既能满足电视观众需求,还能对得上网民的胃口;如何提高产出效率,第一时间将信息通过网络发布出去;如何把电视工作作为一份“差事”转变成一项事业的经营;如何用激励机制激发电视人的创作激情能够与海量网络视频一拼之力等等,如此才能从从根本上加强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
2.对新媒体认识不足
新媒体(New Media)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但传统媒体人甚至新媒体人仍然难以明确地讲清何为新媒体,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很容易以片面的、不准确的概念,以及不清晰的功能描述来笼统地认为是新媒体。传统媒体收到数字技术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比如南方报业集团,他们就给编辑记者每人配了一个iPhone,让编辑记者感受媒介融合的力量。iPad还没在中国上市,南方报业集团的一些报纸就已经做出了iPad版,他们就是要抢占先机。[7]
3. 媒体融合尚处于探索阶段
媒体融合的最终表现为内容和渠道的融合,但这条路从没有人走过,只能在组织结构、沟通方式、思维观念、行为方式、传播渠道等多方面通过不断地探索、磨合,走出一条合适的路。这里的融合不是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而是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户外、网站、微信、APP、活动等资源的全媒体的融合,有的是以报纸为主导,如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打造了包括平面媒体、互联网媒体、手机移动媒体、广播电视、户外 LED、电子阅报栏等六条产品线,形成全媒体传播阵营。初步探索了一条全媒体融合传播之路;有的是以广电为主导,如长兴传媒集团,将长兴广播电视台、长兴县宣传信息中心、长兴县委报道组、长兴政府网等媒体资源全面整合,开启了长兴传媒新时代。目前都处于探索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