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A.波斯纳:《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疑问》,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第1版,第235页)这句话对中国法律职业化为什么很不发达作了很好的注脚。
⑦ 鲁道夫.耶林:《法的目的论》,转引自陈新民:《公法学札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1版,第292-297页
⑧ 孙晓楼:《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9-10页
⑨ 王利明:《法律职业专业化与司法改革》,载于苏泽林主编《法官职业化建设指导与研究》
2003年第1期,人民法院出版社,第25-35页
⑩ 这十种基本素质是1、优秀的政治品质;2、执着的职业忠诚;3、现代的司法观念;
4、娴熟的庭审技能;5、流畅的文书制作;6、正确的法律适用;7、完美的道德品行;
8、扎实的理论功底;9、厚实的文化底蕴;10、高度的自律精神。参见刘世云、任林峰:
《法官的素质》,载于乔宪志、金长荣主编《法官素养与能力培训读本》,法律出版社2003
年第1版,第14页。
○11 [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版,第16页
○12 孙晓楼:《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9-10页
○13 Karl Kraus,转引自陈新民:《公法学札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312
页
○14 波斯纳对此有精辟的论述:“接受道德哲学甚或会导致文化人行动起来比老大粗更少一点
道德,因为道德哲学会使他们更容易将自己的行为理性化。” 理查德.A.波斯纳:《道德和
法律理论的疑问》,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8页
○15 强世功:《法律人的城邦》,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第1版,第95页
○16 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1第1版
○17 马树芳:《法官角色的定位》,载于万鄂湘主编《现代司法理念与审判方式改革——全国法
院第十六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921-933页
○18 培根,《论司法》,载《培根论说文集》,水天同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版,第193页
○19 苏力:《道路通向城市》,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232页
○20 王比学:“提高法官准入‘门槛’”,载2003年9月9日《法制日报》
○21 韩苏琳编译《美英德法四国司法制度概况》,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第1版;宋冰编《读
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22 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208页
○23 范明志:《司法公正与诉讼程序》,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3-7页
○24 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第15页
○26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980年8月18日),载于《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版,第333页
○27 我国法院法官受到的监督可能是全世界最多的,有程序监督、发扬自身监督、检察院监督、人大监督、政法委(党委)监督、政协监督、媒体监督、当事人监督,甚至还有家庭监督。
○28 刘娟娟:《司法效率与法官员额制度之比较重塑》,载于万鄂湘主编《现代司法理念与审判
方式改革——全国法院第十六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第1版,
第905-906页
○29 马树芳:《法官角色的定位》,载于万鄂湘主编《现代司法理念与审判方式改革——全国法
院第十六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927页
○30 曹勇:《‘法官荒’何解》,载于2005年9月15日《南方周末》A6版
○31 张文显等主编,《司法改革报告——法律职业共同体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版,
第83页
○32 即使在希特勒统治的纳粹时期,第三帝国司法系统力量中有良知的法官因反抗纳粹的“恶
法”而惨遭杀戮;另一名刚正不阿的法官(鲁塔.克莱西克博士)因拒绝为纳粹恐怖政权
服务而被迫提早退休。参见[德]英戈.穆勒著《恐怖的法官》,王勇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
社2000年第1版。 日本法院在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华战争时并未完全屈从于军部的
压力,所以著名学者建子一敢说日本的法院在政府和行政的组织机构中是最可信任的。参
见: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208页
○33 贺卫方:《监督到家了》,法学时评网,2003年6月14日
○34 [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版,第6页
参考书目:
1、[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版
2、张文显等主编,《司法改革报告——法律职业共同体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版
3、 万鄂湘主编《现代司法理念与审判方式改革——全国法院第十六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第1版
4、韩苏琳编译《美英德法四国司法制度概况》,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第1版
5、宋冰编《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6、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
7、乔宪志、金长荣主编《法官素养与能力培训读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版
8、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1第1版
法官素质与司法改革(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