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产市场,由于信息的不完全、不对称及模糊性,出现开发商利用信息不对称肆意囤地囤房、哄抬房价,政府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不作为,消费者不了解市场真正动向发生房价追涨现象。因此必须先完善房地产信息系统,建立科学、系统的房地产数据收集、统计、预警与评价系统,保障政府充分掌握信息,及时调整政策,提高政策的有效性,改善房地产市场信息环境,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1)真正建立房地产信息监测部门,负责收集和统计房地产信息,并保证该部门的独立运行。首先要组建专业监测信息团队,加强业务学习。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的房地产市场都不相同,与房地产市场相关行业众多,加上房地产市场本身的复杂性,信息来源广泛,因此,信息的收集和筛选工作会很繁杂和复杂,高素质业务人员是监测部门的基础,其业务水平奠定了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二要规范统计渠道,建立统一的房地产市场统计体系。目前各地使用的统计系统版本都各不相同,信息数据统计规范不同,导致数据出现干扰性的或错误信息,降低数据的真实性,因此规范统计渠道,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减少数据处理时间,及时为房地产调控政策提供相关信息。
(2)强化房地产信息披露制度。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渠道广泛,但不能保障其信息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强化政府房地产信息披露制度,一方面,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全部过程的信息做到透明公开,如土地供应、出让、交易、价格等等,以增强社会对政府的监督,保证人民的利益,另一方面将监测部门的信息完整的真实的披露,及时有效更新,加强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消费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引导消费,增强消费理性。
四、结论
正确认识房地产的属性和定位,是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科学调控的前提和基础。对房地产的认识,以往太过注重其经济属性,过分看重其拉动经济的作用。“十一五”规划中将房地产业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房地产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尤其是房价上涨超越经济增长水平和普通居民的收入水平以及调控政策的屡次失效,不禁使我们要重新对其进行认识和定位,应当明确的是房地产既有经济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是商品但同时也是准公共产品,在此理念下应将房地产的社会属性提升到与经济属性并重的位置,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理念和调控方向也将发生转变,需要从过去的以经济增长、经济效益导向转变到以社会公平、社会民生为导向。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市场并非完美无缺,有时会出现资源配置失去效率的情况,即市场失灵。房地产市场也存在着市场失灵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有效的调控管理以纠正市场失灵,但政府失灵现象的存在造成政府政策执行不力或执行偏差,难以达到政策的预期目标。新制度主义为我们同时纠正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即加强政府内部制度创新来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纠正政府失灵,从而使科学合理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最终达到纠正市场失灵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叶章辉;我国房地产市场税收调控政策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2] 仇保兴;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难点与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1期
[3] 范世云;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价格的有效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4] 郑榕.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失效的表现、原因及对策[J].中国市场. 2014(51)
[5] 齐岳.地方政府卸载房地产政策[J].北京观察.2014(09)
浅析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及其效果(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