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消费需求主要是指住房需求,包括首次购房者的需求。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这样的庞大人群的需求自然就大;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每年的GDP都保持在10%左右,城镇人口的收入水平不断上升,部分群众想要改善住房条件,形成二次自住购房;再加上近几年高校的不断扩展,各类大学基本都落座于一二线城市,而每年几百万的毕业生要在城市就业安置,无形中构成了另一部分人群的购房需求,再加上中国社会结婚要买房的风气构成的新婚房需求群体,由此进入购房置业的高峰期。由于这样的消费需求具有向上的刚性,因此对于房市没法进行长期观望,购房需求的满足需要迫在眉睫,因此只会更加导致房价上涨。
(三)投资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和人们观念的转变,人们倾向于把闲置的钱拿去投资,以钱生钱。民众中的多数投资者都没有经过投资方面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再加上国内理财行业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理财产品的缺陷和理财手段的缺乏,人们认为只有房子是最保险的投资品,这样就出现了大批炒房的炒房者。炒房者炒房又挤占了首次购房者所需的商品房,这样的房价自然就居高不下。在国内资本开展大规模炒房的同时,国际资本特别是国际游资也趁机牵起房地产投机狂潮。尽管国内并没有直接开房外资进入市场的政策,但基于人民币会继续升值的良好预期,越来越多的外资通过合资方式渗透到房地产开发等经营环节,造成房价飙升。
三、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因
(一)城市化加快房地产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日益增长,必然造成对住房需求的增加。北京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表示,目前每年城市新增家庭住房需求大约为800万套,但每年提供的商品房从来没有超过400万套。商品房仅能满足需求的40%—50%,特别是外来人口导致大城市住房供不应求,例如北京、上海等。可见,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直接导致了商品住房供不应求。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城镇化过程中由于人口转移将带来大量住房需求,假设人均住房面积为30平方米,那么人口转移将带来住房需求量30亿平方米。因此,房地产行业将成为人口城镇化的最终载体和最直接受益者。
(二)投资性消费激发房价上涨
住房本身具有消费品和投资品的双重属性,购买住房除了正常消费之外,还可用来投资,便出现了专门“炒房”的人群,人为地拉动住房需求,造成房价暴涨,使房地产背离了市场的价值规律。然而造成这种投机住房需求大规模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一方面,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大量外资涌入房地产业做短线操作,引发了涉外投机需求。另一方面,民众的可支配收入增加,虽然房价与人们的收入水平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但大部分舆论还是看好房地产,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房地产价格还会持续上涨,预期未来房地产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从投资性需求来看,近几年,股票、期货、基金 等投资项目风险较大,投资收益缺乏保障,再加上长期低利率;而这几年中,房产价格却一涨再涨,大幅增值,从而导致住房投资需求旺盛,甚至部分普通市民也把积蓄用于购置房屋,以保值增值。网上曾经大量议论“温洲炒房团”的故事,部分有经济头脑的一些机构和个人用大量银行贷款及私募资金进行短期炒作,低价买入再高价卖出。进一步加剧了阶段性供求矛盾,导致房价上涨。
(三)保障住房申请门槛高
住房保障制度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国家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进一步加快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度,3年内全国将新建200万套廉租房和400万套经济适用房,将有力缓解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但是,由于保障性住房的“零地价、低税费”,政府不但得不到收益,反而还要拿出土地,投入资金,致使部分地方政府缺乏保障性住房开发的积极性。保障型住房发展相对缓慢,导致门槛过高、覆盖面过窄、实物配租比例过低等问题。目前大多数城市出台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政策,保障的对象多限定在城市低保范围和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户,而这只是城市住房困难群体中很小的一部分。大批既买不起商品房又不够条件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中低收入的居民,被限制在门槛以外,成为“夹芯层”,这是中低收入群体买房难的主要原因。
(四)人口增长、二胎政策放开促使房价上涨
40多年来,我国由于计划生育累计少生了4亿多人。按照这个比例,放开二胎政策,人口或将以每年0.1亿的速度增加,居住需求也随之增加,而土地有限,当越来越多的人集中在一个地方想要解决住房问题,但它的房屋数量却在减少,房价不涨才怪。随着二胎政策的渐渐放开,人口的不断增加,势必对住房需求增加,并且土地市场竞争的逐渐加剧,因此房价上涨是必然趋势。
四、调控房地产价格的建议
(一)开征物业税
物业税的开征可以实现现有税种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推动我国内外税制统一的进程。我国涉及房地产的税种有十多种,现实的解决方案应是将现存房产税费的大部分都归为物业税的范畴。而开征的物业税主要是把现行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房地产税合并,建立统一的物业税,减并税种,合理收费,降低税负,拓展税基,壮大税源。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开征房地产税的经验,将现行涉及房地产开发和保有各环节(除耕地占用税、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所得税外)的所有税种和相关收费,合并调整,构建统一规范的房地产税。根据简化税制的原则,对现行与房地产有关的税种进行合并,统一内外资企业税制。建议取消土地增值税,合并涉及房地产开发和保有环节的税种和相关收费,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并将物业税的征收管理权限下放,确立为由地方政府征收的地方税种。目前我国在土地买卖、拍卖上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许多好的地块基本上是转了几手才到开发商的手里,土地价格被人为放大,并转移到初始房价中,造成房价的普遍恶性上涨。“炒楼”这种现象也非常普遍,导致城市房价飘升,增加了实际需求者的购房成本,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秩序。通过开征物业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炒地”行为。而初始房价下降后,老百姓购房成本也随之下降,抑制了高价物业的转手。此外,由于物业保有阶段的成本增加,也加大了囤积住房成本,有利于打击“炒楼”者的积极性。并且把相应的征收环节后移,将开发建设、交易等环节承担的费用转为房地产拥有或使用人承担,降低初始阶段的成本,增加保有阶段的税收,进而降低购买者买房的“门槛”,更好的激活房地产业的发展。
(二)银行房产贷款政策的调整
浅析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