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要加大“窗口指导”力度,督促商业银行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信贷管理,调整和改善房地产贷款结构。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要严格督促各商业银行进一步落实《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切实加强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的尽职工作,建立各类信贷业务的尽职和问责制度。要加大对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的检查力度,切实纠正违规发放贷款行为。对市场结构不合理、投机炒作现象突出,房地产贷款风险较大的地区,要加强风险提示,督促商业银行调整贷款结构和客户结构,严格控制不合理的房地产贷款需求,防范贷款风险。
(三)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
摆脱土地财政依赖,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劳永逸。而当务之急是从制度安排上弱化地方“以地生财”的冲动。一方面,亟待完善土地收入管理使用办法,变寅吃卯粮式的一次性“透支卖地”为每年都有土地收入的平稳开发,并且严格管理和规范使用卖地资金,确保卖地收入更多地用于改善民生;另一方面,按照事权和财权相匹配的原则,国家给予地方更多的资金支持,使其能够有财力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国家出台了许多新的土地政策制度,都是在为新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做铺垫,以求创立新的财政收入结构,来改变现今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许多专家也提出了很多新的土地财政方式,来改变现今不健康的城市发展方式。
(四)加大保障房的建设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一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及棚户区改造问题。在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二是进一步鼓励普通商品住房消费。加大对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消费的信贷支持力度。对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暂定一年实行减免政策。三是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取消城市房地产税。四是强化地方人民政府稳定房地产市场的职责。落实地方人民政府稳定房地产市场的职责。因地制宜解决其他住房困难群体住房问题。五是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统计制度,完善市场监测分析机制,准确把握房地产市场走势,及时发现市场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调控措施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用宏观调控的手段来调整供需比例,这样的作用一是让老百姓买的起房子,第二也会对高房价起到釜底抽薪的抑制作用
五、总结
2013年上半年,新“国五条”的出台再次表明中央对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决心,并对房地产市场发展过快的城市提出了严格的调控要求。3年过后2016年房价又出现了一波快速的上涨过程,主要省市已经出台了房价调控政策,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势的因素众多:长期性因素: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供需关联紧密,影响房地产市场需求结构、总体空间布局与供需平衡,房地产价格在长期上处于上升区间。居民收入增加是房价上涨的长期推动因素。土地供应政策的调整成为影响房地产市场供应的核心要素,合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参考文献:
[1] 孙怀通.张伟红.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对策浅析[J],商业现代化,2009
[2] 许昌兴.我国房地产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当代经济[J],2010年第二期
[3] 倪弘、徐义忠.部分地区房价过快上涨的分析及调控建议[M] 2011, 4
[4] 董昕,城市住宅区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规划,2011(2)
[5] 黄庆阳,我国房地产价格持续走高的原因与对策[J],2011年2期
浅析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