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审查计划及步骤
(1)首先须吃透工程合同及项目招投标精神,熟悉和了解项目的特点、取费标准和优惠条件等;其次再审查工程预(结)算。
(2)审查工程预(结)算。先审查定额(换算)、材料价格(补差)、
取费标准等;再审查设计变更及经济签证等费用,最后计算工程量审查工程图纸部分的费用。
(3)计算图纸工程量。先分部工程计算,后单位工程汇总;运用统筹原理,避免工程量重复计算,尽量利用前面已计算的数据。要求计算层次清楚,计算式一目了然,便于回忆、复核、会谈。
2.2.5 规范管理、按设定流程操作(绘制相关图表)
规范操作提高效率。实践证明了成功的项目造价控制,必须有参与建设的各有关单位的精诚团结和通力合作。
(1)业主、审价、监理、施工四方职责关系图。以图表形式明确各方职责范围及有关造价控制的申报、审核、反馈等要求。
(2)工作量月报表及工程付款流程图。以图表形式明确工作量月报表及工程付款的申报、审核、反馈等程序要求。
(3)设计变更及核定单(签证)费用操作流程图。以图表形式明确设计变更及核定单(签证)费用的申报、审核、反馈等要求。
(4)材料(设备)价格费用审核流程图。以图表形式明确材料(设备)价格费用的申报、审核、反馈等程序要求。
(5)分阶段办理工程预(结)算流程图。以图表形式明确分阶段办理工程预(结)算的申报、审核、反馈等要求。
严格按流程操作,凡不符合规定的,均退回上一级流程。
2.2.6 咨询形式灵活多样化
(1)施工现场办公:根据委托合同的约定,造价工程师可以长驻或定期、不定期地去施工现场,对造价控制进行动态的管理。
(2)利用现代化工具办公:造价工程师可远距离利用电话、传真、邮件等进行造价控制。
(3)口头咨询解答:在施工现场或有关施工例会及协调会上,造价工程师直接(间接)地就造价控制问题,进行口头咨询解答。
(4)书面咨询报告:如审查变更、签证费用或材料价格的咨询意见;分阶段工程结算的审价报告;撰写整体工程造价咨询报告
等。
2.2.7 具体工作方法(传统法与创新法有机结合)
(1)传统法:全审法、重点法、熟记法、经验法。全审法是指对项目逐项全面细致地进行审查;重点法是指对项目某重点部位进行审查;熟记法是指通过熟记常用的公式、数据、说明、规则、标准、分析等资料,对项目进行审查;经验法是指不断总结成功经验,收集和利用有价值的基础数据,重点审查那些预(结)算中容易误算、漏算、重算、高估冒算之部位。
(2)创新法:分解法、查询法、调查法。可将单项(单位)工程分解为若干单位(分部)工程,分阶段办理工程预(结)算;材料(设备)价格询价时,可利用专业报刊、信息网络等查询;走访供应商或进行市场调查等获悉有关价格及信息。
2.2.8审查思路方法
(1)审查思路清晰:顺序合理、层次分明;主次划分、先主后次;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小后大、先分后合。
(2)审查思路灵活:既有坚定的原则性(刚性),又需适度的灵活性(柔性)。根据市场形成价格的导向,结合市场价格幅度差的情况,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
2.2.9编制技巧(编制工程预结算)
(1)计算工程量:应考虑计算先后顺序的合理性。先分项后分部;先下部后上部;先基础后主体;先结构后建筑;先建筑后装饰:先建筑后安装;先门窗后墙体;先砼结构后其它结构等。
(2)电脑操作:熟悉各专用软件的功能,充分利用电脑的复制、粘贴、替换、换算及价格信息等作用,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汇总表的数据运算应设定电算,尽量少用心算或手工计算。
2.2.10审查技巧
浅谈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