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工程招投标制度完善
摘 要
招投标是国际上普遍使用的用于大宗货物、工程和服务咨询采购的主要方式,是配置和获取工程、货物和服务等资源的一个重要方法。根据我国各地有形建筑市场运作几年来的成功经验和出现的问题,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虚假招标、串通投标、以他人名义投标及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等问题仍较严重;招标代理机构违规操作、无序竞争和垄断市场的情形还屡禁不止;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因此,有必要对招投标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方法研究,从而使我国的建设工程招投标在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针对我国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为研究对象,综述了工程招投标的发展历程,在阐述我国工程招投标发展与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现阶段我国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些措施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工程招投标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招标 投标 建筑工程
目 录
1
1.1 国内外工程招投标研究现状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2 工程招投标的目的和意义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工程招投标的概述
2.1 工程招投标的含义
2.2 招投标性质
2.3 招投标的方式
2.4 我国工程招投标的发展历程
3、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1、建筑工程交易市场管理体系尚不健全
3.2、建筑工程交易市场主体行为不成熟或不规范
3.3、建筑工程交易市场不够开放,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严重
3.4、建筑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
3.5、建筑市场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
4、完善我国招投标制度的几点建议
4.1、建立统一的建筑工程交易市场监管机构
4.2、加大对建筑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管
4.3、建立以市场竞争为主导的建筑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4.4、建立以工程担保(保险)为基础的市场约束机制
4.5、积极推行招标代理制度,完善建筑工程招投标运行机制
4.6、建立健全招投标体制,确保建筑工程招投标机制有效运转
5 结论
参考文献
1 绪论
1.1 国内外工程招投标活动研究现状
1.1.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主要的投标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1956年,Friedman.L在运筹学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开创性的文章,首次应用运筹学方法研究了招投标问题,从而使招投标问题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通过招投标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不能再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决策,应借助于数学模型这一有力工具,通过理论分析来指导决策。此后人们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1979年R.M.Stark和M.H.Rothkopf汇集了这方面文献500多篇,为人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1981年Engl brecht-Wiggans对一般拍卖、投标模型进行了评述和归纳,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了很多问题。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为决策论和对策论。
Richard Engel和Brecht-Wiggans提出招投标竞争行为模型假设,每个投标者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它自身的利润,而且还取决于投标者在投标过程的其它影响因素。Seydel Johb提出了一种定量的方法,在多个标准需要考虑的情况下,将决策者的偏好纳入招标过程中,这种方法基于合并随机招标模型与层次分析法,输入成本数据、竞争对手数据、决策者偏好,输出一套综合权重,其投标报价排名由多个标准决定。D.K.H.Chua阐述了投标决策时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基于前人的研究建立了投标决策模型,集中分析了四个因素:竞争、风险、企业在投标中的位置、必要的工作,深入考虑了投标决策过程。Hapman CB基于成本不确定和不同水平报价赢得中标可能性估价的评价,描述了一个简单、透明的竞争投标方法。Martin Skitmore分析了最低价和次低价投标的区别,提出了最低价中标符合投标策略的理论。
随着关于博弈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关于投标对策问题与均衡报价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对于投标成本问题的研究有限,特别是用系统方法进行量化分析的仍然很少。另外,由于完备的法律、法规约束,招投标行为只有从被动、强制性的依法操作,变为自觉的依法办事,招投标制度才能真正得到健康发展,这对我国招投标的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1.1.2 国内研究现状
浅谈我国工程招投标制度完善(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