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行业作为一种将“融资”与“融物”结合的新型融资工具,其不仅仅形成融资租赁资产,还在租赁期和到期之后涉及实体经济的诸多产业类别。
在租赁关系存续期间或租赁期结束后,涉及到租赁物的处置问题。如租赁存续期间,承租人因还款压力或者自身对现有租赁物不满的情况下,逾期或者合同终止。这就逼着出租人变卖租赁物。国内现目前为止还没有较为发达的二级市场。如大型设备的处理,型号不匹配,没有人回购;不动产的处理,如巷道、航道、防波提、路面资产、轨道等无法变现,因其行业的特殊性和相关准入条件的制约,不是任何人想回购就能立即回购使用的。
三、我国融资租赁的发展对策
(一)行业内部
1.突出租赁特色,培育核心竞争力,服务实业
引导所有租赁公司明确市场定位,突出“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特点,根据自身发展的战略、企业的规模、财务的实力以及管理的能力,深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定领域,实现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的转型。
融资租赁公司不能着眼于目前对迅速扩展规模有利的行业,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铁路、电力、港口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投放一单就上亿,对资产规模增长较快。但这类客户数量有限,不能倚之长期生存。应对扩展规模影响较小的行业放手去试。支持设立面向“三农”、中小微企业的租赁公司。鼓励租赁公司发挥融资便利、财务优化、期限灵活等优势。开发适合“三农”特点、价格公允、期限匹配的产品和服务。哈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成立之处一直扶持农机设备,这已成为该公司特色。但在国内目前的阶段,只针对某一行业做出特色是不行的,应扩展几个行业一起研究,成为公司的特色。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租赁公司自主创新发展,积极培育核心竞争力,服务实业。
2.增强风险管理能力
全面加强融资租赁公司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在承租人的成长期和成熟期时可以大胆跟进,在企业衰退期,则要战略收缩和战略转移。深入排查行业各类风险隐患,完善风险预案机制。完善资产分类和拨备管理,增强风险抵御的能力。建立健全合规管理长效机制。着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监管资源配置。
3.发挥融资租赁自身优势
发挥融资租赁公司的税收优惠、提供手续便利、不受托支付、期限灵活、还款节奏灵活及财务优化等优势。尽量避免与其他金融机构同质化,争抢业务。融资租赁公司本身有税务优惠政策,如直接租赁可针对本金、利息及手续费开具17%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相当于成本打了83折。如与银行同期利率相比,对于客户其实更为合适。
4.多渠道解决融资租赁公司的融资问题,提高资金利用率
鼓励股权化、债券化及保险资产化。建议符合条件的租赁公司上市和发行优先股、次级债,丰富融资租赁公司资本补充渠道。建议符合条件的融资租赁公司通过发行债券和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研究保险资金投资融资租赁资产。适度开发外债额度管理要求,简化外债资金审批程序。建议融资租赁公司开展跨境人民币融资业务。给予跨境人民币融资额度。积极推动融资租赁资产转让。商务部系租赁公司还通过与金融租赁公司开展转租赁、联合承租等方式进行融资,如交银租赁与三一、徐工、中联重科等厂商下属的商务部租赁公司开展的联合承租等。
5. 加快融资租赁人才的培养
鉴于我国业内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人才匮乏问题严重。应该积极推进高等院校设立相应的专业,尽快培养具有融资租赁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为市场提供人才储备。租赁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应该支持租赁行业组织开展财务会计、税收规定、法律法规、租赁政策等相关领域的专业培训。各租赁公司内部也要不断培训学习各项专业知识。进而提高我国融资租赁从业人员的相关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行业外部
1.进一步加大行业政策的支持力度
把《关于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金融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落实到实处, 全国各地应鼓励当地金融机构对融资租赁公司进行低价融资的政策;税收优惠力度加大、能免税的免税,或者即征即返等税收政策;风险补贴支持;支持当地企业使用融资租赁产品并给予优惠政策。为推动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并尽快颁布一部综合性法律《融资租赁法》应对企业设立准入制度、融资租赁登记制度、取回权制度、产品责任、第三人损害责任、回租赁和转租赁、风险承担、违约责任、不可解约性、出租方或承租方破产等作出规定。
2.积极推动建立融资租赁登记制度
逐步完善金融租赁行业法律法规,研究具有法律效力的租赁物登记制度,完善的登记制度是保障融资租赁交易安全的重要手段。开设专门的融资租赁登记和查询平台,可以减少第三人因不知情造成的纠纷。发挥租赁物的风险保障作用,应将出租人的所有权优先。维护融资租赁公司的合法权益。
加强征信中心、各地分中心及上海资信帮助符合条件、有意愿的融资租赁公司顺利接入企业征信系统。支持地方政府及租赁行业共同组建市场化的租赁登记平台,为各类市场主体自愿参与提供服务,活跃租赁资产的交易转让,盘活存量租赁资产,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3. 培育形成完整的二手市场
建议推动建设租赁物二手设备流通市场,拓宽租赁物处置渠道。使用“互联网+”和租赁物流通进入了二手设备市场,可使二手设备行业利用互联网盘活行业资源,积极开展二手设备租赁业务,推动二手设备市场健康发展,实现制造业、二手设备流通市场的共赢。对船舶、农机、医疗器械、飞机等设备融资租赁简化相关登记许可或进出口手续,为二手设备登记提供便利。积极培育资产管理公司设立融资租赁二手设备交易平台,服务融资租赁二手设备流通市场。
【参考文献】
[1]康茜,王若曦.最全的融资租赁公司盘点:金租56家,内资205家,外资7403家,注册资本累计超2.6万亿.零壹融资租赁研究中心.发表时间:2017-02-07 10:55:24
融资租赁现存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