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融资租赁行业规模、行业政策等方面,对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状况进行了简单回顾。从租赁公司的注册资本和区域数量分布对三类不同的租赁公司现状进行了解。并对现存的问题进行了总结,行业内:服务实业不足、未发挥融资租赁的专业优势、对各行业周期研究不够、融资渠道单一、专业人才缺乏;行业外:缺乏相关配套政策支持、租赁物登记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无完整的二手市场。综合有关理论与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具体如下:培育核心竞争力、突出租赁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增强风险管理、多渠道融资、加快人才培养。行业外:进一步加大行业政策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建立融资租赁登记制度、培育形成完整的二手市场。
【关键词】:
融资租赁、售后回租、租赁物
一、我国融资租赁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概况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加速,金融改革全面铺开,融资租赁业政策取得较大进展,行业管理不断完善,推动我国融资租赁业加快发展,行业规模和业务领域持续增加,融资租赁社会认知度进一步提高,融资租赁行业整体规模仍呈现一片火热,实现逆周期增长,融资租赁行业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一大亮点。
1.融资租赁行业规模持续增加
(1)融资租赁行业规模分析
据全国融资租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登记在册的融资租赁企业总数约为7,120家,比上年底的4,508家,增加2,612家,增速为57.94%。其中: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租赁公司59家,增加12家,增速为25.53%。商务部监管的内资试点企业204家,增加15家,增速为7.9%。及外资租赁约6,857家,增加3431家,增速为100.15%。
数据来源:商务部
图1 2016年我国三类融资租赁企业数量分布图
显而易见,2016年融资租赁公司数量的快速增长主要归因于外资租赁公司的野蛮生长。
(2)融资租赁行业结构分析
①企业数量结构
目前融资租赁公司从企业数量上,可看出呈金字塔式分布,且划分比例很不均匀,金融租赁公司数量上占比较小,对企业数量结构影响较小,故分析商务部监管下的租赁公司。
分区域看,截至2015年底,商务部系融资租赁企业在东部地区(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和海南10省市)数量仍占据绝大部分,达到全国总数的92.0%;中部地区(山西、江西、安徽、湖北、河南和湖南6省)西部地区(指内蒙古、新疆、西藏、四川、重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云南、贵州和广西12省、区、市)和东北地区(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分别占全国总数的2.5%、3.5%和2.0%。
融资租赁现存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