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对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流域水电开发、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员工培训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澜沧江公司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了在员工培训中存在的培训意见较多、计划难以落实、需求与实施差异大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更新培训观念、完善组织保障、加强实施管理等改善员工培训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澜沧江;员工培训;问题;对策
【正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电力工业体系的主力军,大力发展水电是能源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的要求。根据规划,预期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6.8-7.2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3.6%-4.8%,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0亿千瓦,年均增长5.5%。其中,水电总装机容量2020年达到3.8亿千瓦,年发电量1.25万亿千瓦时,折合标煤约3.75亿吨,在非化石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
水电行业培训具有如下特点:(1)季节性。水电站主要分布在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流区域内,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不同季节对生产运行有一定影响,雨季丰水期生产任务重,宜开展检修培训;旱季枯水期检修工作多,宜开展运行培训。(2)实践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与学员工作中的问题相结合,帮助学员解决实际问题。(3)综合性。要求培训目标综合化,着眼于多目标,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4)短期性。由于日常工作任务繁重,不适合安排长时间的集中学习,要求培训方式短、平、快,提高单位时间培训效果。
澜沧江公司是国内第二大流域水电企业,是云南省和华能集团最大水电企业,承担着澜沧江流域及周边地区水电资源开发与运营的重任。目前,澜沧江流域水电开发已取得阶段成果,运营装机容量1737.38万千瓦,占云南省统调装机容量的25%,占云南省统调水电装机容量的36%,2016年完成发电量640亿千瓦时,占云南省统调总发电量的31%,装机规模、发电量均位居云南省第一位。经过多年努力,公司已拥有一批投身流域水电事业的人才,但是人才队伍同事业发展和形势任务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高层次人才紧缺,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已成为公司科学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公司筹建、在建以及生产准备、营运管理等全面铺开,对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才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人才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如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推动人力资源开发与流域水电事业协调发展,是困扰公司发展的一大问题。大量“引进-流失”的教训证明,单纯依靠外部招聘不可能完全解决人才瓶颈问题,更多的需要通过内部培养解决。
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处于战略性、基础性地位,是企业应对经济与技术变化的第一道防线,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加强培训工作研究,查找分析公司员工培训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和对策,进而结合实际开展好员工培训工作,对于培养和储备人才,推进澜沧江流域水电开发、实现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也将为其他流域水电企业的培训工作提供借鉴,有利于推进电力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为电力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构建现代电力工业体系,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二、员工培训的相关理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1/7/7
澜沧江公司员工培训现状及对策初探(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