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数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薄弱,而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品牌和国际知名品牌产生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是很多企业只顾眼前的利益,不尊重其他品牌的知识产权,模仿、山寨产品层出不穷;同时很多企业也不注重自身自是产权的保护,长久以来都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导致其自身的产品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很容易被模仿,而权益却无处得到维护。进而言之,不论是模仿其他产品的品牌,还是自身知识产权水平低的品牌,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撑,都丧失了过硬的竞争力,难以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长久立足。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维护虽然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是执行起来效力不足,归根结底还是企业的意识欠缺。
4. 知名品牌层次低
我国出口的品牌大多为中低档商品,缺少高档产品。而中低档产品由于其售价偏低,注重的是批量式的生产与销售,在发展中国家的销售可能有一定的市场,但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该类商品所占的比重相应较低。据统计,2005 年全球最具价值的 100个国际名牌中,美国 58 个、德国 9 个、法国 7 个、日本 6 个、韩国 2个,我国一个都没有。5 尽管与2005年的统计数据相比,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涌现出了一些高层次、价值含量高的品牌,但这寥寥几个国际知名品牌无法代表我国最主要的出口品牌,即出口品牌的中坚力量。我国如今出口品牌层次仍为表现出实质性的提高,就是由于中坚力量的品牌还处于较低生产和经营的水平。
(二)我国出口商品品牌发展滞后的原因
1. 领导者观念陈旧
领导者观念陈旧是一个影响广泛的因素。创出口品牌虽然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品牌附加值,但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不少企业领导者不愿意冒风险,创牌意识淡薄。在订单很多的情况下,不少企业认为如果自创品牌则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不如定牌生产,既省事,效益也来得快。6领导者观念狭隘固守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这也是我国出口商品品牌数量少、品质低、发展动力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
2. 企业规模的限制
我国出口品牌数量低,主要因为多数企业都存在规模上的限制,虽然说规模小的企业经营相对灵活,但是在很多方面由于规模的有限,不能得以全面的发展,比如中小型企业在自主研发上的投入不会很高,甚至有的企业直接忽视了自主创新,满足于已有的技术水平。可能在短时间内企业以其低成本、只求产量的生产方式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但是从长远来看,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最终会被同类的大规模创新型企业淘汰。
3.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谈及创新能力,不得不提以海尔为代表的以自主品牌开拓国际市场。海尔集团始终坚持以自主品牌出口产品。这种模式需要进行长期大量的品牌投入,一般适合拥有雄厚的资金和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拥有具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品牌,拥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还需要拥有有熟谙国外当地市场情况的专业人才来成功地打造和管理品牌。7而国内多数企业缺乏长期技术投入和技术更新的意识,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也难以生产出价值含量高的产品。
4. 薄弱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其中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经营活动中所秉持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是品牌建设的软实力支撑,没有完善丰厚的企业文化,就很难做出有影响力的品牌。然而,企业文化不是刻意培养出来的,这是一个沟通积累的过程。缺乏企业文化,企业从上至下对于决定企业软实力的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视也不会很高,进而对于低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也不会采取积极的改进。
5. 企业贴牌生产规模较大
我国出口品牌发展战略研究(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