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管理重要手段的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在企业中早已存在,并在管理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作为一项科学的管理手段,现在的不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还很不系统、很不完善,尚未起到对经济业务活动全过程的控制作用。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很有必要。
1、 使企业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需求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如何协调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由于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是建立在内部协调性的基础之上,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最基础性的工作,也使企业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需求。
2、 为满足企业长期生存的需要
随着现代企业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的实施,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管理层不断变化。企业管理以财务为基础,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重点。若企业内控缺乏、管理失控,一旦资金出现问题,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的企业一夜之间倒闭。因此加强内部控制是企业长期生存的需要。
3、 遏制企业犯罪、内部腐化的保障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对具体的业务进行分工,不能由单独一个人或一个部分操作,而是有多个人祸部门协调操作,岗位职责相互分工,互相牵制,在互相协作,互相制约的流程中,可以有效的避免企业犯罪,内部腐化。
4、 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为了实现本能目标就需要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我国企业特别是国企,想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经济下取得成功,增强竞争优势,加强内部控制是必然要求。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最大的降低成本,可以有效的提交企业的经济效益
5、 监督企业经济运行,促进企业科学管理
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如果能很好地加强内部控制,合理地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人员进行分工控制,注重职责分明和人员素质教育,对人和对工作的监督,可以促进企业的科学管理。
(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从企业内部环境的构成要素着手
1、改善企业组织架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组织架构主要包括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它对一个企业来说起保障性的作用。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的定义,组织架构是指企业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一个企业的组织架构存在缺失或缺陷,其他一切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都会受到影响。组织架构分为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
公司的治理结构的本质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理层四者之间的制衡关系。它的构建必须要满足(1)法定原则。需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2)权责利相结合。要明确规定各自的职责范围,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3)有效制衡原则。公司治理结构的各层级、各部门直接相互制衡,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分离。(4)协调运转。需要公司各层级、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保证公司治理的协调运转。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要做的是第一,健全股东大会制度,充分发挥股东大会的职能。必须保证股东大会享受合法权利,对重点事项有表决权。严格执行一股一权制度。明确股东代理人的资格,涉及某些股东利益的决策;第二,完善董事会制度。董事会在一个企业中起核心作用。董事会负责制定规则,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有效运行负责。加强董事会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推行独立的董事制度,保护股东权利。还需要做到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避免一个人独揽大权。第三,明确监事会的权利和责任。监事会主要是监督作用,监督董事会,但监事会在工作中如果出现违规行为,也要受到处罚。第四,明确经理层的权利和责任。需要强化经理对董事会的责任和使命,引导鼓励经理层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2、制定企业科学的发展战略
企业的发展战略主要是企业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与战略规划。它是一个企业的基础。一个企业战略的失败是一个企业最彻底的失败,它甚至可以导致企业消亡。
企业想长久持续发展就需要根据企业经营的需求结合自身的环境,设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包括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两个方面。发展目标是企业的核心,表明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所要达到的目标。战略规划主要是为了发展目标做的具体规划,不同阶段的具体目标,任务,实施方法。发展战略必须要符合国家行业发展规划;表明企业的主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可操行;预测企业未来的风险。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4/8/8
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2019免费^论文(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