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居家养老服务智慧化程度有待提高
二胎政策施行以前,1978年开始我国的生育政策一直倡导的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故上海独生子女居多,造成老人家庭空巢化,由于缺少子女的陪伴和日常关怀,不少老年人心情郁闷、沮丧,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注7)。笔者对居所地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黄渡居委的居民进行了随机调查,大部分人认为:送老人去养老机构无疑可以解决后顾之忧,但又怕背上不孝顺的骂名。只有少数人表示,养老机构的收费合理,服务设施、服务质量、入住环境良好的情况下,会考虑将老人送到养老机构。相对子女们的态度,很多老人表示,在生活不能自理时,为了不增加子女负担,会考虑养老机构。不过老人们表示,身体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喜欢呆在家里。从调查与访谈情况来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的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优势在于可以结合社区养老资源,老人可以向养老服务中心订购适合自己的养老服务项目,如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上门服务,然而在当前的养老服务实践过程中,尽管很多养老机构建设了养老信息服务平台,但由于智慧化程度不够,加之服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出现了信息沟通不畅的现象,从老人向养老服务中心提出需求到养老服务机构做出响应并为老人提供服务,存在养老服务供给不及时、不快捷等问题。此外,由于信息系统的不完善,养老服务质量的评价也得不到及时反馈,不利于养老服务中心对养老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更谈不上监管。因此,居家养老服务的信息化水平提升有助于居家养老服务智慧化程度的提升,使大多数老人居家养老成为可能。
2.智慧居家养老供需服务链尚待完善
根据调研情况分析,上海智慧居家养老服务还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一方面养老服务项目多为传统的常规项目,服务范围相对局限,服务的内容多为日常生活照顾,不能满足老人精神层面的需求,更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个性化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供需不能有效对接,导致服务供给不能充分运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完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链的关键是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把符合需求的服务有效地输送给老年人享用。
3.智慧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需优化提升
上海智慧居家养老模式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为建设基础,以各类养老服务设施为支撑,养老设施主要整合社区助餐、文娱活动、老年教育及生活服务为主,但老年更希望设施功能多元化,强调助餐、助医和生活照料(心理疏导),不同社区养老基础设施整体呈现规模小、能级不足等问题,资金投入不足,养老服务覆盖面不广,不能兼顾到大多数老人。
4.智慧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专业能力不强
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人员组成主要包括下岗工人、家庭妇女、农村务工人员,人员的整体文化程度较低,岗位培训相对粗糙,不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与技能,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从事护理人员的工资待遇低,而养老服务的要求本身很高,这一对矛盾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养老服务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5.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缺乏有效评估反馈机制
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效果如何,目前还缺乏相应的评估与反馈系统,有些社区是由一些废旧厂房和民房改造而来,基础设施、卫生条件和消防安全存有隐患。为了避免一些潜在的风险,政府必须强化评估反馈体制,使智慧养老系统处于自我检验与不断循环的状态。
四、国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现状和启示
(一)现状
1.社区养老服务法律和政策体系完备
一些国家将社会化的老年人服务制度建立在社会立法基础上,呈现出保障制度化的特征。德国是世界上实行社会福利的国家之一。
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老人法案对老年人的服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保证了10项目标的实现:适当的收入、尽可能拥有最佳的生理与心理状况、舒适的住宅、为那些需要机构照顾者提供服务、工作的机会、健康与受尊敬的退休生活、追求有意义的活动、有效的社区服务、运用研究的知识去维持或增进老人的健康与幸福并获得立即可得的福利、使老人能自由、自主地规划与安排自己的生活(注8)。
60年代初期,法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化养老体系,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覆盖全国。法国政府在完成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和调整的基础上,颁布了《财政法》等有关法律,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强制性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及志愿性的个人储蓄计划,从而使退休老人收入可以享受到比一般的年轻人还要高的福利待遇。
70年代初,日本政府颁布《老人福利法》,为推行社会化养老提供法律保障,使日本的社区养老服务具有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体系。
90年代中期,德国政府为解决人口寿命增长、老年人生活照顾和护理等社会问题,在打破由家庭进行照顾和护理的传统方式,发展社区服务事业的同时,先后分两个阶段对居家护理和设施护理的老年人开始实施护理保险制度(注9)。德国以护理保险开辟新的社会保障领域,保证了老年人在需要受护理的情况下的权利。以社会福利法和保险法为依据构建的德国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以及政府、社会保险机构、养老服务机构三方和谐配合。为德国养老服务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老年人服务体系得以正常运行(注10)。
2.建立多层次的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不同的需求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4/7/7
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实务的思考——上海智慧化居家养老的新视角(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