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基层社区工作中作用“3+N”模式,其优势主要体现在能够有效调动多方力量、节省基层政府行政资源、有利于把基层党建与基层社区工作相结合和符合我国基层社区工作的职能与定位这四大优势。首先,“3+N”模式可以有效调动除了基层政府和基层党组织之外的其他力量。基层社区工作需要除了基层政府和基层党组织之外其他力量的参与,包括社区工作专业组织、各种专业人才和群众自治力量等等。在我国以往的几种主要社区工作模式中,“群众自治模式”缺乏专业性的帮助和基层党委、基层政府的领导;“政府采购模式”下基层党组织难以找到工作的切入点,且该模式为基层政府带来了较高的社区治理成本;“职能细化模式”仍以基层政府为核心,缺乏对其他力量的调动。“3+N”模式则可以有效地利用专业化社区工作者的能力,合理分配基层政府和基层党组织的分红,并且充分调动专家志愿者团队的活力。第二,“3+N”模式可以有效节省基层政府的行政资源。在我国地方行政制度下,基层社区分属基层街道办事处管理,而基层街道办事处则属于最低级别地方政府,社区的治理和管理工作虽然需要接受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但是也可能会占用街道办事处大量的物资、金钱和精力。在"3+N"模式下,相当一部分社区工作所需要的资源,由基层党委和社工机构提供。第三,基层党组织作为当在基层社区中的延伸,一直以来缺乏合适、有效的方式切入社区工作。在“3+N”的模式下,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社工机构形成了有机、高效合作分工,基层党组织可以集中精力做好自身的工作。第四,根据我国“基层居民自治制度”的基本社会制度,基层群众应该能够通过基层社区工作,有效地行使自己的自治权利,在“3+N”模式下,基层群众的生活需求、政治权利都可以分别找到相应的社区工作力量得以满足。这体现了“3+N”模式与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都兼容。
深圳市坪山区运用“3+N”模式开展社区工作,主要产生了以下几个明显的作用。第一,提高了基层社区工作的服务质量。在“3+N”模式的设计下,基层政府设计规划,社工机构专业化实施,并由志愿团体提供帮助,直接显著地提高了基层社区工作的服务质量。第二,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效率。在“3+N”模式下,基层党组织只需要认真发挥播种机和传声筒的作用,做好基层宣传和基层组织工作,不需要承担与自身分工无关的服务型、职能型工作,这大大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效率。第三,帮助基层社区工作实现服务多元化。志愿团体作为“3+N”模式中的N,其本身并非某一固定的机构,社工机构会根据居民生活的变化和需求,原则合适的志愿团体。不同志愿团体的参与,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多样化的服务,满足了社区居民多元化的需求。
四、“3+N”模式在深圳市坪山区应用的问题分析与完善对策
虽然“3+N”的模式是比较符合深圳市坪山区社区工作实际特点的一种工作模式,也能够基本满足社区工作的各项职能,但其本身仍然存在一些不成熟和待完善的问题。
(一)“3+N”模式在坪山区应用中的问题
1.部分社区工作人员观念仍未改变
如前文所言,目前我国基层政府行政职能正在转变,社区工作机构也逐渐转变为纯粹的基层群众服务机构,但作为基层地方政府的延伸。但是在坪山区社会工作开展的实践中,那有一部分社区工作人员的观念有感,其一些年龄偏大的社区工作领导干部为主。这部分工作人员由于同时兼任基层党委书记的职务,在社区工作中难以快速转变角色,仍然带有政府工作人员的主观观念,对于基层群众的服务意识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这种观念上的落后主要会导致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会影响社区工作的主动性和服务态度,影响社区工作站服务群众的效果。第二,社区工作领导干部的这种落后观念不利于基层社工机构完成角色转型、适应时代要求。第三,容易给社区工作站带来官僚作风,不利于年轻社工人员的成长和提高。
2.社区工作分工化专业化仍不足够
虽然目前大部分社区工作站已经根据日常社区工作的需要,分别建立各个不同的职能模块并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目前社区工作的分工化和专业化程度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社区工作实践中,大部分社区工作站的职能模块划分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虽有模块划分,在具体工作中基本没有体现出模块划分的意义。第二,社区工作站的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社会工作专业或中文专业毕业,经过培训后虽然具备参与社区工作的能力,对于专业性要求较强的社区如设备维修、权益保护等,仍然缺乏足够的能。实际的工作中,社工人员接到群众的相关需求后,通常也只是将需求传达给维修工人或法律援助中心等专业人员。
3.对志愿服务的引入尚不成熟
从坪山区各社区2017年工作情况来看,志愿服务的引入对于社区工作而言是极大的帮助和补充,但是目前坪山区对于志愿服务的引入仍然存在基础不成熟之处。第一,志愿团体来源过于单一,多以高校学生志愿者为主,极少有社会公益团体参与。虽然的确有一部分高校志愿者团体,怀着极的热情和专业的能力五基层社区为居民服务,但也存在大量的高校志愿者而工作态度和工作技能上无法满足基层社区居民的需要。第二,志愿团体服务对象需要扩展,专业化的志愿团体社区带来的不仅是高质量的志愿服务,是更为先进和更为专业化的工作技巧,因此他们不仅可以服务于群众,也可以针对社工人员开展技能提高培训。第三,没有和优质志愿团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没有能够把优质的志愿团体长时间的留在社区,这是与志愿者合作过程中的工作不足,也是社区居民的损失。
(二)“3+N”模式的针对性完善对策
针对“3+N”模式坪山区各社区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本文尝试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对策。
1.构建专业化的社工培训机制
部分社工人员是社会工作观念落后、社区工作站人员专业化程度不足等问题,并通过构建专业化的社工培训机制来解决。专业化的社工培训机制覆盖社工入职前的就职培训和就职后的提高培训。就职培训的主要内容向社工人员强调正确的社会工作观念、普及工作的经典模式和发展趋势,并帮助社工人员锻炼基础性的工作技能。提高培训的主要内容是要求社工人员据自身的工作特点和工作发展需求,自主选择针对性的培训方向,如协调类技能培训、法律类技能培训等。通过构建专业化的社会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社会观念落后和技能缺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