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社区工作的含义和职能,阐述了我国当前社区工作的主要力量,并介绍了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和应用于深圳市坪山区的“3+N”经典模式。接着本文对我国当前社区工作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作了详细的介绍,指出我国当前社会工作所面临的变化和挑战。在完成了基础理论论述后,本文详细介绍了“3+N”的社区工作模式在深圳市坪山区各个社区中具体应用的情况,主要阐述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各方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职能。以深圳市坪山区各个社区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本文分析了这一模式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最后,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3+N”模式的完善对策建议,包括构建专业化的社工培训机制、为社工队伍引进专业化人才和与社会公益机构,志愿团体,建立多层次常态化的合作机制等。希望本文的研究和论述能为“3+N”的社区工作模式在我国的运用和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社区工作 基层社工人员 “3+N”模式
【正文】
一、 引言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发展的成果应该由人民共享,每一个人民群众应该都能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获得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平稳的经济发展也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则依赖于每一个基层群众生活单位的欣欣向荣。在当前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国家发展的需求和人民提高生活水平的诉求也对我国的基层群众工作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西方发达国家往往有较高水平的社区生活质量和比较成熟的社区管理模式,但是我国和西方国家拥有截然不同的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我国拥有独具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结构和特点鲜明的基层社会生活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实践中探索出最为合适的社区工作模式,切实发挥好社区工作机构的重要职能、保护好基层群众的生活利益、维护好基层社会的基本稳定,是每一个社会工作从业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二、 社区工作模式概述
(一) 社区工作的含义和职能
社区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自发出现的基层群众生活区域,区别于以商事活动为主要功能的办公区域和以娱乐购物为主要功能的商务区域。在我国,社区的概念与上个世纪80年代逐渐出现,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区及社区工作的概念不断变化发展,时至今日,社区和社区工作的概念在不同的文献论述中存在具体的差异,但可以被统一概括。社区是指一定区域内、容纳有一定人口的基层群众生活区域,在区域面积和人口数量上小于街道、镇的范围。社区工作则是指由地方政府领导、民间力量参与,在社区范围内对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人口流动和民主权利进行管理、治理和维护的非营利性活动。社区工作是连接基层群众和地方基层政府之间的桥梁。
关于我国社区工作的职能,很多学者都曾尝试进行归纳,尽管学者之间的分类标准和归纳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内涵并无明显区别,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和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将社区工作的职能概括为五点:承接政府工作、保障居民生活、丰富社区文化、维护居民权益和建设和谐社区。下面分别论述。
首先,社区工作需要承接地方政府针对基层群众生活的各项行政工作。地方市、区和街道(镇)政府当然首先负有管理社会、服务群众的职责,但是地方政府在人员精简和简政放权的要求下,需要将一部分具体工作的实施、政策法规的宣传工作移交给基层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利用自身在工作中所获得的基层群众的信任,顺利了推行各项惠民政策,宣传各项法律法规,同时需要将基层群众的各种反馈传达给政府。地方政府和社区工作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合作的工作关系。
第二,保障基层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基层社会工作存在的重要意义。在如今的现代化生活中,社会分工逐渐细化、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尤其是在深圳这样的城市环境中,基层群众不具备足够的时间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生活设施老化、社区设施损坏等。而社区工作的出现则需要满足基层群众的这种生活需求,通过为居民提供维修服务、为社区提供设施维护保养等基础性的工作,保障基层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
社区工作经典模式的运用——以“3+N”模式在深圳坪山的发展为例(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