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报告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各个层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受到自身和外部环境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承受着严重剌约其发展的融资问题。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其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更加突出,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中小企业倒闭潮频现就是例证。本报告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
(一)内源融资现状
内源融资主要由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储蓄”所构成,由于其风险小、成本低,可以长时间使用,能够提升企业市场价值,是目前我国中小企池最渴望利用的融资渠道。现实中,受到自身规模小,资本增值能力不强,成本费用率高等因素限制,我国中小企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出大量的自留资金,融资规模有限,难以满足其持续性发展的资金需求。以工业企业为例,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工业中小企业总资产贡献率除少数特殊行业外,普遍不高于大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很难获得比大型企业更高的利润,加上中小企业自身资产规模较小,资本的实际增值量更是与大型企业无法比拟。观察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工业中小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普遍低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难以通过数量来降低成本,成本费用高普遍存在于我国中小企业当中。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很难实现大额资金积累,内源融资能力明显不足。
(二)外源融资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金融市场跟随经济步伐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可供企业选择的融资渠道也不断拓宽,不过相比发达经济体,仍然存在很大发展空间:
1.资本市场融资
(1)主板市场,我国证券交易市场与欧美发达国家有着上百年的差距,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国家有着严格的准入机制,比较高的证券市场准入口槛,使得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根本无法通过主板市场融资。以沪深市场为例,企业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需满足多项条件。对于我国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体而言,99%以上都无法达到如此优屏的条件。截止到2015年3月,我国证券市场沪深两市上市企业共计39%家,上市公开发行股票融资对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实现。但与此同时,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先驱,主板市场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主板市场是我国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基石。
(2)“新三板”市场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政府大力推动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所作出的努为与尝试,虽然初始并不顺畅,但经历改革发展与完善后,“新三板”不再局限于高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而是面向全国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且主要面向中小微型企业,近几年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壮大,是国内新兴的股权融资市场,是我国主板市场的重要补充,可被认为是通过政府手段建立并加以完善的场外市场,被业界称为“中国的纳斯达克”。2015年3月,“新三板”交易量出现井喷式的增长,从3月I日至3月9日,短短6个交易日,日交易额从2亿到突破10亿,3月9日更是达到13亿元,虽然总量还远不及上海深圳两市以及港交所,但是如此迅猛的增长,无疑为我国中小企业开薛了一条新型股权融资之路。以新三板上市公司“仁会生物”为例,公司尚未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不到20万元,而公司挂牌新三板后的半年多里四次定向增发,总融资额己经超过4亿元,新三板的融资能力可见一斑。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报告(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