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家族企业的持续成长
香港李锦记集团是亚洲地区少有的历经四代的华人家族企业,由李锦裳先生创建于 1888年,迄今己有近 120年的历史。
1888年李锦记成立,到现在李锦记中间经历无数的困境和变革,从刚开始的家庭作坊,再到企业通过技术改进、开辟渠道,成立公司,逐步向企业化管理迈进,并在后续经营中进行治理改革以及工艺改进,由原来的家庭式生产转化为工业生产模式,使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拓展。综合来看,李锦记120年的发展历程如图所示 。
3.2 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
家族企业是家族与企业的契合体 ,天然存在着家族雇员和非家族雇员两类代理人,而对于代理人的治理又存在契约 治理和关系治理两种模式 ,所以家族企业对于代理人的权衡治理比其他类型企业更具独特性。对于家族企业而言,制度创新的根本体现也正是在于一些特殊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李锦记集团的发展特色正是在于它善于进行正式治理的同时注重结合非正式治理的方法,发挥家族雇员和非家族雇员最优效率,向更为开放的现代家族企业迈进。
在李锦记治理结构的变革中,两项制度创新为其提供了坚实而关键的基础。首先,是家族委员会的设立。在李锦记家族委员会之下设立董事会,李锦记家族委员会与公司董事会平行设置,虽然有人员的重叠,但两者各自承担不同的职责。家族委员会则负责家族事务的处理,公司董事会主要讨论与企业运营相关的重要战略决策,家族委员会则负责家族事务的处理。二者的平行设置在于明确家族系统和企业系统的主次关系,不管家族成员之间分歧有多大,不管协调成员利益需要多少时间,即使一次家族会议结束之后,问题仍未得到解决,都不会妨碍企业的经营。同时,家族委员会为家族成员提供了表达价值观、自身需求和对家族期望的场所。即便是那些没有出任董事会或不在企业工作的家族股东,以及不拥有所有权的家族成员也可以通过家族委员会表达意见。这就降低了因家庭内部关系问题对企业经营决策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推动了企业治理结构变革的实施 。
第二个制度创新是李锦记家族宪法的确定和实施。李锦记的家族宪法是李锦记家族委员会的最高指导原则,是任何一个家族委员会成员都要遵守的规则。本质上来讲,它体现了家族企业有意识的将自己人的治理正规化的过程。家族制度的建立与规范,是企业治理结构优化的基础和保证。李锦记家族宪法还涉及了例如关于第五代的接班问题,在家族宪法中已经做出明确规定:欢迎他们进入家族企业工作 ;第五代家族成员要先在家族外的公司工作3至5年,才能进入家族企业; 应聘的程序和入职后的考核必须和非家族成员相同。这项制度的设立,保证了李锦记集团在家族 人力资源的异质性,也正是资源观理论涉及家族企业独特性资源管理 时所强调的,克服了家族企业在高管团队的建设方面的劣势。同时,扫除了家族企业在家族继承、企业经营等方面的模糊性。如果发现家族成员违反家族宪法,则全家人会在家族委员会上对其进行教育、规劝或惩罚,并对影响到公司的一些家族事务进行讨论处理。这两项创新性的制度设置,使得企业运转可以从良好的家族氛围中收益,而又不受其牵制。
另外李锦记推行了两个文化创新措施,就是制定员工的“爽指数”和“压力指数”。“爽指数”是指李锦记中的员工满意感受,包含了工作压力如何、生活是否开心、什么会激发员工的热情、潜力等等。爽指数虽然是一种感觉,但在李锦记李却被量化了,分为 1~10的程度。1分代表非常不爽,8分则是比较爽,10分就是100%满意。领导层会随时抽查各部门的爽指数,并分析造成这位员工不爽的原因是什么,进而思考如何帮助这位员工进行心理调整,提高他的爽指数。如果员工感到不满意,可以通过正式的渠道,如和部门主管人员、人力资源部或任何一个高层主管沟通,或者非正式的谈天来发表意见。“压力指数”是李锦记另一种进行公司团队建设、实现治理结构变革的文化创新措施。具体的做法是,进行每一次团队建设活动时,都会邀请全部的员工、合作伙伴参加。大家会坐在一起,每人讲述一个有关于自己的或开心、或悲伤的故事,与他人一同分享,其他的人则会随着讲故事的人一起欢笑或难过。在这样的非正式的“故事分享”中,无形之间促进了团队成员间的心灵共鸣与默契,相互之间更加了解,在正式的工作过程中,也会将这种信任和团结带入进来。
“爽指数”和“压力指数”这两项文化创新方式在李锦记内部形成了高信真诚的氛围,李锦记员工满意度从62分攀升到82分,员工满意度的提高直接带来了顾客满意度的大幅上升。更令人振奋的是,“爽指数”和“压力指数”这两项文化创新方式带来了直接经 济成果——连续3年实现了业绩都有非常可喜的增长。
3.3 李锦记对企业创新管理的启示
通过对李锦记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李锦记通过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活动,逐步实现了企业在家族内部的成功传承。在李 锦记120年的发展历史中,曾出现过两次分裂、分家,每一次李锦记都可以平稳地渡过传承延续的难关,关键在于在李锦记以往三代的接班人 中,每一代都能够在上一代的创新基础上,延续前人的创新精神,不断加入新的思想,冲破旧的束缚,在现有制度的约束下,突破并且创立新 的制度,成为成功的叛逆者。换言之,李锦记作为一个家族企业,能 够不断地实现在跨代际间的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它的每一代掌门人不仅仅是一个接班人,不仅仅承担了运营企业的责任,而重要的角色在于他们成为了家族企业每一代发展的创新者。李锦记集团不断地在通过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促进家族企业的战略创新活动,从而最终实现创新精神的传承。
4.结论
企业的管理创新是现在社会中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企业要在动态的环境中生存,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根据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不断调整企业管理的内容和目标,探索创造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人才管理方式和方法并加以植根在企业的文化中,使之成为企业的精神支柱。从而使企业能够稳步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占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1912
[2] 芮明杰,管理创新,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 杨梅英,知识经济与管理创新,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4] 李新春 何 轩 陈文婷,管理世界,2008年第10期
[5] 林汉川、魏中奇,中小企业存在与创新,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6] 葛洛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
[7] 赵建强:浅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管理创新D].北方经济,2005(8)
[8] 李夏 . 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力 [J]. 商场现代化 ,2016,6(19):80-81.
[9] 李桦,提升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策略,企业文化杂志,2017.9.19
[10] 李镭.浅析企业管理创新的措施[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3:468-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