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企业在企业管理上经验丰富,资金、技术上实力雄厚。根据企业发展所处阶段的不同,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自主创新战略。
(1)重点进行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到上个世纪末,由于处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过渡期,国内大企业也处在更新观念、转变经营模式时期。由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技术起点也较低,大多处在引进消化吸收的“仿造”阶段。新世纪以来, 随着对外开放和企业改革的进一步上深化,国内大企业处于高速成长阶段,加之原有的技术基础和创新条件,自主创新能力迅速提高。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已把自主创新重点放在进行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
(2)产学研相结合创新模式。产学研合作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为了市场需求和共同利益,以各自拥有的资源进行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产学研合作的成功开展是创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是我国现阶段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大企业大多已具有品牌基础,技术实力雄厚,产品具有一定市场占有率。在企业自主创新上,多釆取产学研相结合。有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国内大企业在产学研联合创新的过程中,大多树立了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研发相结合的意识观念。把研究开发目标同企业产品生产和市场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反过来,由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増长, 进而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形成良性循环。
(3)国内国际同行业间合作研发。积极开展企业创新横向联合,合责合作开发,寻求更大的市场和创新空间,走国际化自主创新之路,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化、国际化和专业化趋势明显,国内大企业从事科技开发活动需要与外界进行大量的技术、人才、信息的合作与交流。与技术创新程度高、信息资源丰富的国内外同行业间交流与合作成为国内大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国内大企业重视建立和发展适应企业自身特点的技术创新伙伴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搞共同研发, 发挥各自优势,实行分阶段创新,相互补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二)对国外中小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经验的借鉴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披特在1912年出版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向世人提出有关创新理论。创新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中小企业成长更重要的是创新,通过不断的创新来寻求自我发展的空间。各国政府历来重视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制定有关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法律法规、资金希助、 税收优惠、咨询培训,兴建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中小企业自身根据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蔓,从自主创新规划到研发,从生产到市场拓展,从产权保护再到打击侵权都有一系列布局体系和程序化模式。这些国家和企业在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经验对国内中小企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也应充分认识到发达国家不同于我国的国情和企业现状,应该有选择的加以借鉴。制定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资金帮助、税收优惠政策
美国政府设立小企业管理署专门管理中小企业事务,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提供资金帮助。一是小企业署可向中小企业直接贷款或提供贷款担保。逾期不还,由小企业署负责归还所欠部分的90%。二是税收优惠。1981年的《经济复兴税法》把小企业的个人所得税下调了 25%,规定雇员在25人以下的企业,所得税按个人所得税交纳,而不是按公司所得税缴纳。同时,减少了对企业创新投资的税收.此外,还实行特别的科研税收优惠,凡是用于科学研究和实验设计的费用,企业可以从应税总额中一次性扣除,或在若干年内从应税兑额中扣除。
德国1990年1月起对中小企业免收周转税,财政对中小企业进行补贴,对新建企业提供贷款和政府宜接拨款。金融信贷措施方面包括1994年8月起实施的“创新信贷计划”,为中小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提供低息贷款,除资助创新费用外,还资助投入市场的费用等。
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的研究(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