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向作用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精神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 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与重要方法, 从而把企业与个人的意志统一起来, 使企业更快、更好、更稳定地生存与发展。
3.企业文化具有激励作用
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 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 能够调动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 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并提高下属机构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自主经营能力及活力, 增强企业的整体执行力。
4.企业文化具有约束作用
企业文化包含规范管理的相关内容, 而且管理本身也体现着企业文化。 在企业行为中哪些不该做、不能做, 正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发挥的“ 软” 约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免疫功能。 约束力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 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 从而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性要素, 而在企业实际运作中, 文化纽带、精神纽带、道德纽带、产权纽带、物质纽带、利益纽带则对形成核心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 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核心竞争力无疑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三、坚持不懈地打造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1.营造“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
现代社会充分的认识到人不仅仅单纯是创造财富的工具, 而且是企业最大的资本、资源和财富。确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思想,开发人力资源和人力价值,确立员工的主体地位,发挥员工的创造力,将成为企业的重要工作重视员工再教育,加大提升人的能力方面的投入,重视人的资源性管理,解放被管理者,是营造“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的必然要求。
2.创新知本经营文化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事实证明,企业只有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打造出一支用知识武装起来的战无不胜的员工队伍。 企业要生存与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员工个体与团队的整体效应,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来掌握新科技、适应新变化,加强跨文化管理,促进跨国家、跨地区以及跨行业企业文化的融合和重塑,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积极战略。
3.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承接
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底蕴来自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着眼于以规范引导人们的日常行为,其精髓是“诚为本,和为贵,信为先”。这种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使中国的民族文化具有与时俱进和兼容并蓄的特征, 这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能够为先进企业文化建设提供肥沃的土壤。因此,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并根植其中,吸取其精华。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一切有益的先进经验,不能生搬硬套,还应该学习和借鉴一切先进的文化,创造出适合我们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和力争世界领先的企业文化。
4.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锤炼企业的根本在市场,打造企业的关键则在体制创新。 在发展市场经济、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 必然会伴随企业文化的提升和转型,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必须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用这种文化确立公平竞争原则,把握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构建企业技术、管理和体制创新的机制。
5.与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趋势相融合
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是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在这种背景下,不同企业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越来越频繁, 成为决定企业发展命运的无形之手。所以,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必须融入经济一体化潮流,了解国外企业的运作方式,特别是要注重吸收国外优秀企业的先进文化,取长补短,扬优避劣,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精神发扬光大, 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化建设实践中不断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 要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与有效融合,构建一个相互促进机制。推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建设与水利施工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向实践转化, 把构建价值理念体系作为文化融合的过程;健全行为规范体系,完善各项制度;丰富载体,推动水利企业文化建设有声有色地开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企业文化简明手册[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2]李传林.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J].当代矿工,2010(06).
[3]黎群.企业文化建设100问[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