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餐饮火锅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2.1餐饮业盲目与发展,缺乏准确的定位和科学管理。
①从目前餐饮行业的投入和市场定位看,缺乏鲜明的个性,无序发展较为突出。不少餐饮企业是跟风投资,没有明确的客源定位,产品通现象较为严重。餐饮企业平均存续时间只有2-3年,真正留下来的餐饮品牌企业屈指可数。同时,国内大多数的餐饮企业都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流程不规范、家族管理色彩浓厚、不尊重人才等现象,科学管理的缺失,严重制约了餐饮行业的管理水平急需提升。
2.2餐饮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人员流动频繁。
餐饮业属于服务行业低位人群,很多人不愿意进入餐饮服务行业。同时较低的经济收入和高负荷的劳务强度也阻碍了劳动力的供给。观念的束博、较低的经济收入和高负荷的劳动量阻挡了劳动力的供给。从而招人这快局限性,大多是农村人口或教育水平低的人群,这与高速发展的餐饮业人才需求不相适应。同时,由于企业与员工之间缺乏稳定的雇佣关系,导致人员流动频繁一直是餐饮企业发展的瓶颈。
三、海底捞火锅目标市场及其市场定位
海底捞战略目标:把海底捞火锅开边全国的每一个角落,做中国火锅第一品牌海底捞火锅采用差异化战略,来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
(一)市场细分
通过对消费者进行市场分析,有利于企业发现新的市场机会。一方面可以准确的发现消费者的需求与差异性,另一方面可以掌握竞争对手的驶离与市场占有率的高低,从而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选择最有效的细分市场。市场分析喜细致了,选择性就更明了准确目标市场。
1.地理标准:由于中国南北城市饮食习惯气候不同,首选在北方城市开设分店。
2.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于方式不同的消费者,他们消费欲望是不同的,针对现在市场竞争与消费者创新的思想、享受的观念,海底捞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吸引人们的注意。
(二)目标市场选择
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海底捞选用差异性市场营销策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提供个性化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来增加企业的利润,提高自己的声誉。
(三)市场定位
海底捞定位于高端客户,并在同行业高端品牌中首先推出把火锅送上门的业务。海底捞外卖配送人员都选用自家优秀员工。在海底捞员工等级考核制度夜是相对完善的,服务员分为新人、二级员工、一级员工、先进员工、领班、大唐经理。由此看来海底捞在派送外卖的员工中还是经过精挑细选的。
四、海底捞火锅营销策略分析
餐饮业中火锅很很难弄出新意的低门槛行业,海底捞通过把服务理念用到极致,使自己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一)服务营销策略
海底捞公司董事长张勇认为,顾客的口碑价值非常大。在中央电视台做几秒的广告就得几十万,这可以为顾客买多少西瓜、饮料、换来多少顾客由衷的赞叹啊。②例如美甲服务在美甲店至少要花费100以上,而海底捞人均消费67元,免费美甲服务对于爱美的女孩子很有吸引力。上述增值服务一方面吸引了客源,使消费者觉得物超所值,另一方面夜避免了客源的流失。业内人士认为,把美甲盒餐饮服务联系在一起,海底捞可以说是头一个。海底捞可以将时尚事物盒传统饮食结合起来结合的恰到好处。海底捞将美丽赠与了这些女性消费者,二这些消费者在体验之后,也将她们的感受带给了更多的朋友,这就是口碑营销的魔力所在。
(二)营销策略分析
2.1海底捞火锅菜品包括;滑丸系列、涮煮系列、豆菌系列、蔬菜系列、海鲜系列等。菜品品种很多,物美价廉。海底捞有十多种锅底且都能做成鸳鸯锅,价格分不同城市在49元至99元不等。③海底捞还调制出适合了不同锅底的特色味碟,例如:海底捞味碟、四川口味的蒜泥麻辣味碟、香辣味碟、菌香味碟等等。这些味碟里面加了几种甚至十几种不同的调料,还可以选择多种调料任意搭配。海底捞所有的菜品都可以点半分,这样价格不高,而且可以品尝更多的美味,更加人性化。
2.2定价策略
海底捞消费水平属于中高档,菜品的价格也稍微高了些,但服务和其他火锅店相比更贴心,如果把海底捞的服务算上,那么在海底捞消费其实并不算高,一般,两个人消费不会超过150元。
2.3分销策略
海底捞有四个大型物流配送基地分别设立在北京、上海、西安、郑州,采取,采购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仓储标准化,配送现代化的方式,形成了采购、加工、仓储、配送为一体的大型物流供应体系。海底捞还推出网上订餐火锅外卖业务,把更人性化的服务送到家。
2.4促销策略
海底捞发展至今,并没有做过多少广告,但是海底捞独特的服务无声无息的吸引着大量顾客,似乎达到了没有广告胜似广告的效果。海底捞基本上每个门店都设有等待区,没费提供小食,水果棋牌。借此宣传自己的知名度,提高自己的形象。
(三)海外拓展战略
海底捞第一家美国分店和第一家新加坡分店于2012年分别在美国洛杉矶和新加坡开业,从此,海底捞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五、总结
为了更好的了解海底捞,我也专门去海底捞考察,考察方式主要是去海底捞吃饭,在整个吃饭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观察这里的服务员以及消费的顾客,从他们的动作和表情中的处理很多东西,同时因为自己几次去海底捞,夜感受到了海底捞的魅力。
品牌是一种致残,也是一种文化,真心希望海底捞能继续向前走的更好,更感谢海底捞让外国人对火锅认识与中国餐饮的接触与认知。
参考文献:
[1] 王昕乐《从海底捞的管理式浅淡中国餐饮企业的发展》2012年第6期
[2]梭轮《新编酒店管理》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年6月第一版
[3] 曾郁娟《餐馆赢在细节》中国物资出版社
海底捞营销策略分析(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