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共享汽车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
(一)入市审查不到位,法律法规缺失 1
(二)资金流动性风险大 ,行业监管缺失 1
(三)城市空间被压榨,技术管理水平低 2
二、共享汽车行业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3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 3
(二)行业监管薄弱 3
(三)停车及续航难 4
三、共享汽车行业管理优化建议 4
(一)法律方面建议 4
(二)行业监管方面建议 5
(三)停车及续航等技术方面建议 6
参考文献 8
共享汽车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共享汽车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共享汽车行业管理在法律方面存在行为主体难以确定,法律责任认定困难的问题。
(一)入市审查不到位,法律法规缺失
依托一个网络共享经济平台,基于同一所有权将闲置汽车资源实现使用权转让,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共享经济法律关系是在传统意义上的租赁关系而非商业买卖关系,所以行为主体的确认就尤为重要。 在基于信任基础之上的共享汽车使用权转移的过程当中,一旦出现任何纠纷,行为主体人的难以确定也就导致了问题解决的难度升级。一方面就现在的市场环境而言,消费者在使用线上租赁之后,平台或者共享汽车运营商无法确认租赁人与使用人为同一个行为主体,例如驾驶人非租赁人而租赁人并无驾驶执照等问题,这就可能在出现纠纷后无法明确事故双方责任。另一方面,消费者在使用过程当中出现任何问题,无法清楚地明确共享汽车运营商以及共享平台之间法律关系。通常来说,共享汽车运营商与共享平台处于居间合同关系时,共享平台需要向共享汽车租赁双方履行的义务并不平等,仅需要向委托方负责,就可能导致在出现纠纷之后运营商与共享平台之间相互推诿而无法满足消费者诉求。当运营商与共享平台仅处于代理关系时,虽然消费者能直接找到责任双方寻求解释,但对于法律层面来说第三方代理行为在我国司法领域中本就是一个无效代理行为,这就导致了在纠纷处理当中司法部门难以判定双方责任,合理解决纠纷满足双方意愿。 对于断续性租赁方式而言,在出行过程当中遇到任何事件都难以界定双方责任。对于行驶过程中遭遇事故,无法界定责任归属为租赁人还是使用人或者所有者。车辆也无事前事后核检,共享汽车遭遇损失同样也无法界定事故责任,通常企业在发现损害后立即对最近一次租赁人发出索赔,在没有证据显示损害人的情况下这显然也是有失公允的。
(二)资金流动性风险大 ,行业监管缺失
共享汽车行业在监管方面面临着资金流向不清晰,监管体系缺失的问题。共享汽车企业存在着管理资金体量大,后期维护情况复杂的问题。 在共享汽车不断蓬勃发展向上的今天,即使是在国家对新能源共享汽车不断放宽要求的前提下,共享汽车企业要想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分得一杯羹也是需要大量资金以及较好的管理方式,才能在残酷市场环境中得到长远发展。共享汽车不同于其他共享经济,其特点要求经营者在管理方面要考虑的更多。 对于共享汽车而言,想要快速占领市场形成规模效应,是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相比共享单车,共享汽车想要像单车一样快速起量,形成规模效应,并不是小额资金可以支持的,一辆单车的造价在百元至千元不等,只要投资金额比较客观,共享单车企业是能够造出相当可观数量的单车的。然而当前市场上从事汽车共享业务的平台大多集中在“重模式”(即平台拥有固定车辆),属于重资产产业,1 万辆车,级别就是 10 亿。加之其回报周期更长,据统计一辆汽车维持 60%-70%的小时出租率也要三到五年才能回本。这都限制了共享汽车在资金运营等方面的发展,也注定没有强大的资金链支撑,共享汽车很难实现较大的规模效应。 对比共享单车教训看来,在整个社会环境背景下,汽车防盗防损伤也要形成技术突破,因此如果没有大量资金以及合作方介入,一辆共享汽车租金及使用费等定价又要优于市场现有的其他车辆,在投资回收期较长的时期,资金链容易断裂,损害了企业的健康运营。 共享汽车作为一个新型行业,投入市场初期,全民接受度、包容度不一,这就同其他事物一样,势必要求最先是在一二线等较大城市集群地投入市场。大型城市现状就是,城市出行极为拥堵,停车场所极为短缺,在这个情况下横插一脚的共享汽车企业如何在这样一个市场当中完成合理的资源配置问题,也是企业最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同时,在使用过程当中,配套服务更是需要关心并且切实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车辆租赁时,怎样有效识别用户信息,判别用户信用程度;在行驶过程当中,是否加入了保险因素,保险是保车还是车辆驾驶人;车辆发生违章扣分、车体损害又或者是在偏远地区行驶时的车辆续航停放,过程中以及过程后的责任划分问题,这些都对共享汽车企业提出了很大的要求。 在管理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用户体验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一个完整结构整体,共享汽车甚至也需要在设计上做文章,在用户衔接过程当中要处理好相关关系。前一位用户,可能会对车辆整体格局或者内外部环境做出改变,例如留下垃圾并留下相当大的异味,这都会使下一位用户体验较差。更加严重的是,如果前一位用户使用了一些不合法的电子设备,损害了新能源共享汽车某些车内外饰品和某些电子交互构件等,共享汽车企业未对汽车进行审核交收,可能会导致下一位用户无端受到索赔,甚至可能会对行驶过程产生一些不稳定因素,危害使用者安全,这都对共享汽车企业提出了要求。
(三)城市空间被压榨,技术管理水平低
共享汽车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