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类的进化史和文明史,可以发现人类是通过发展认知、农业、工业和科技,从一个地球的边缘物种迅速上升到生态链顶端。从发展上看,技术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公益,有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中国上演。蚂蚁金服CEO井贤栋给大家分享了几个故事,一位卖牛肉干的淘宝店主,过去5年通过网商银行贷了3794笔款,平均每天贷两笔,最小3块钱,最大56000元。她很可能创造了全球金融史两项新纪录,最“小微”和最“频繁”。一个公司老板去南极旅游,买返程机票时被告知买不了,因为他刚被列入法院“老赖”黑名单,不但芝麻信用分大跌,所有接入芝麻信用的平台都不会给他提供服务。这位老板只好紧急抵押三套房产还钱,才得以回国。还有两个年轻人, 花几千块钱坐飞机到杭州抢劫,连抢几家便利店,结果一共就只抢到了一千多块,被抓后他们愤恨地问:你们杭州人不用现金的吗?
科技,是蚂蚁金服生存和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根基,依靠科技的力量,正在努力向社会输出爱、智慧、信用和共享的价值。蚂蚁社会责任和价值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世界带来更多公平的机会”,例如一个隔壁家的老奶奶和一个银行行长能享受一样好,一样方便的金融服务。而科技,正是“蚂蚁金服”给社会的最大诚意。
2、超级蚂力的担当
“蚂蚁金服”在十几年的创业过程中,始终试图依靠科技的力量,把金融与人的关系理清,不断用科技去解决商业和用户的痛点,正是基于此,才有了担保交易、 快捷支付、余额宝、芝麻信用等创新,正是有了这些创新,与其说是推动了时代的发展,不如说是在履行着蚂蚁金服始终如一的愿景,为世界带来公平机会,为人与人之间创造普惠而平等的环境。
蚂蚁内部(员工和股东)齐心协力,并携手外部伙伴(客户、供应商、政府、监管、 行业伙伴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为所有的利益相关方带来价值的同时,共同实现公平和普惠的愿景。
3、超级蚂力的生态
蚂蚁希望依靠自己的不断“转动”,源源不断地贡献价值、输出力量,最终营造一个由“平等的社会”“普惠的经济”、“绿色的环境”和“爱心的社会”组成的可持续的生态,实现“为世界带来更多公平的机会”的目标。
3.1平等的社会
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利,当地居民想买一些自己想要的商品,他们要做的就是拿起手机,在淘宝下单,可以用支付宝支付,那些想要的商品就会会配送到家门口或者是菜鸟驿站。偏远地区的居民和大城市的居民一样,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挑选和购买中意的商品。
河北雄县农村淘宝合伙人盛巍,贷款3万元在外地工作几年后回来开了一家淘宝店,开始为家乡帽子找到更多的销路。作为村子里唯一的大学毕业生和电商创业者,为了更好地服务家乡,服务村民,她毫不犹豫报名成为农村淘宝合伙人(现在的“村小二”),帮助村里的人在淘宝上购买当地买不到的东西。成为村小二,最大的难题就是为村民垫资买东西。村里的老百姓习惯于但到东西后付款,正好蚂蚁金服给了3万元“村淘掌柜金”的额度可以垫付,额度用完之后可以循环使用,最长可以有50天的免息期,减轻了压力。
《报告》讲述了数个关于“公平”的小故事。蚂蚁金服认为,科技的进步使这些事情成为可能。受到家庭、职业、收入、地域的差异的限制,被这个信息化时代打破,人们正在平等地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科技让农村老太太和银行行长享受着一样的服务。
3.2普惠的经济
蚂蚁金服企业社会责任负责人告诉记者,蚂蚁金服是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存在的,它有着“内生的企业社会责任”。“这份报告,业务介绍比公益项目占的篇幅还多,就是这个原因”。根据《报告》数据显示,蚂蚁金服旗下网商银行已经累计为650万小微经营者提供超过8000亿贷款,更多上班族、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等因此开启了精彩的人生;2000万人通过芝麻信用获得了金融机构的授信,累计总额1000亿元;在357座城市和县城,超过1.5亿人通过支付宝享受“指尖上公共服务”。在信用大数据的作用下,人们甚至可以先看病再付款,平均就诊时间缩短了52.7分钟。
3.3绿色的环境
“蚂蚁森林”是支付宝客户端为首期“碳账户”设计的一款公益行动,北京环交所大自然保护协会等提供碳减排、碳汇量科学计算法进行计算。用户可以通过行走、共享单车、线上支付、地铁出行、包裹回收、绿色外卖、无纸化阅读等行为,就可以减少相应的碳排放量,可以通过支付宝中的蚂蚁森林程序里养一棵虚拟的树。这棵树长大后,公益组织、环保企业等蚂蚁生态伙伴们,会在现实沙漠地区种下一棵实体的树,利用科技技术让用户看到自己现实中通过自己努力种的树,也可以让用户自己去现实生活中去看自己的树。支付宝客户端的一项公益活动平台,支付宝隶属于蚂蚁金融服务集团( 简称为“蚂蚁金服”) 。2016年,蚂蚁金服立志于做一个与众不同的绿色金融企业,把金融、共享和公益三种属性相结合,为其支付宝业务模块上的4.5亿实名用户开通“碳账户”,并包装为“蚂蚁森林”的公益模式推向大众。
“蚂蚁森林”是利用网上虚拟种树游戏的方式,只要开通了“蚂蚁森林”程序的用户,可以通过行走、共享单车、线上支付、地铁出行、包裹回收、绿色外卖、无纸化阅读等行为,其实际减少的碳排放量就会通过设定好的计算方法,以“绿色能量”的形式积累在“蚂蚁森林”程序的个人减排账户中,用户只要能量产生的时间收取能量。从领取小苗、收取能量、选择树种到最后的种植真树,可以与好友互动,互相“浇树”,评比树苗拥有量,以游戏的性质引起用户的兴趣。“蚂蚁森林”首期形成的虚拟树由阿拉善SEE基金会在沙漠地区种植。截止2018年用户累积超过2.3亿,蚂蚁金服和中国绿化基金会、阿拉善SEE基金会、亿利公益基金会、阿拉善生态基金会等公益合作伙伴一起,共同种植及养护了内蒙古阿拉善、鄂尔多斯等地区的森林,在地球上种植真树达到1000多万棵,在减排方面达到120多万吨。“蚂蚁森林”将传统的捐赠树苗、设立植树基金或亲手植树等直接慈善手段转变为间接的、低成本、高口碑的公益模式。将用户兴趣较低的公益活动包装为用户兴趣较高的娱乐活动形式,调动用户的积极性。将公益活动与商业活动联系在一起,用商业活动的方式推动公益活动,降低了社会责任成本,实现社会效益与商业效益双赢。
2017年8月6日,继蚂蚁森林种树捐树后,支付宝在APP客户端中推出了蚂蚁庄园爱心游戏。用户可以通过支付宝付款等方式收集鸡饲料来喂养小鸡,从而收取爱心鸡蛋,进行爱心捐赠。每集齐5颗心就可以参与一次爱心捐赠,捐赠爱心活动有“我送盲童一本书”、“帮宝贝战胜先心病”、“许孩子一个光明未来”等。当捐赠爱心总数达到一定数量,蚂蚁金服和公益机构就会将爱心真正的在现实生活中做到。可以让用户合作实现公益,也是达到社会效益和商业效益的共赢。
三、“蚂蚁金服”社会责任愿景及创造的价值
(一)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绿色金融作为绿色发展机制中的重要一环,通过金融渠道的辅助,化解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及生态文明、环境保护、 绿色发展、绿色金融,提出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未来将“坚持环境友好”,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2016年8月,《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发布,2017年6月,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我国逐步构建起较为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然而,单单靠政策的支持不足以维持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财政支持下的绿色发展如果不能适应市场,就难以持续而强大地发展。只有让金融企业在绿色公益和自身可持续健康发展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才能更好地适应美丽中国建设的要求。
(二)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将人与人连接在一起,云计算提升了计算能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让人类能够更快地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科技的进步在某种意义上让人与人不再限制于地域、家庭、收入、职业的差异,实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实现了一定的平等。
依靠科技来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信用作为“好社会”的“通行证”,让诚信成为财富和价值,来对未来好的社会的构思。信用逐渐让押金消失,简化一系列流程,带来更多便利的生活,像租房、酒店、民宿、共享汽车、医疗、贷款、便民服务、农业设备租赁等行业都已经实现。使老赖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寸步难行。
(三)推动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在如今全民关注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的背景下,每个人的责任意识越来越强。“蚂蚁金服”就是通过具有小游戏的操作形式和无需成本的公益方式更加贴进大众,让用户在参与小游戏的同时做公益事业而获得荣誉感,可以很大程度上刺激支付宝用户的消费,加大支付宝的使用率和活跃度,可以增加广告弹出次数和时间来增加收益,对企业和公益事业来说都是有利的。“蚂蚁森林”用户的减排数据是需要通过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平台进行线下支付来获取,而支付宝的支付功能是蚂蚁金融的基础服务,是蚂蚁金服实现其他服务功能的必需品。“蚂蚁森林”的推广能够为蚂蚁金服提供消费者出行习惯、消费偏好和消费水平等私人信息,而这些信息正是共享企业所必需的,通过对这些大数据进行分析,蚂蚁金服可以针对性进行私人定制化投放消费品广告或理财广告。从长远发展来看,蚂蚁金服致力于把“蚂蚁森林”归属的支付宝建设成为国际最大的低碳行为度量和共享平台,广泛布局碳汇资源。据测算,每位用户如果每天步行一公里来代替其他交通工具、每星期线上支付代替线下付款以减少纸质单据五次、每月线上支付水电费代替线下缴纳费用一次这三项行为,就能够平均每天减排142g。支付宝近五亿实名用户的碳减排量相当于我国东北地区新造4万平方公里林业一年的碳汇量,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可见碳账户的推出,“蚂蚁森林”产品的开发对蚂蚁金服未来的战略发展和企业定位具有重大意义。同样“蚂蚁庄园”程序的设立,既增加了支付宝用户的黏性,而且也可以做献爱心的公益活动。
四、启示
“蚂蚁金服”在真正意义上改变了做公益的方式,把公益和业务结合在一起,以公益作为实现业务的奖励,两者互相促进,实现高效公益和商业获益两种事情的共赢。将客户作为企业活动重要组成要素,联合利益相关方,共同承担对外社会责任。这不仅调动了客户的积极性,提升了客户归属感,还增强了客户的黏性。这是一种持续性活动,扩大了用户范围,提高了影响力,增加了企业社会效益和商业效益。 蚂蚁金服在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定位“蚂蚁森林”的模式为商业和公益相互配合,凭借这样的的企业社会创新模式走向未来,商业利益与社会效益兼得。通过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号召,积极参与应对社会环境的问题,扩大利益相关方及商业机会,为环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也为自身开通了实际利益获取渠道,将企业效益最大化,是各企业可以参考借鉴的成功案例。但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存在其特殊的运营模式,所以在开发新产品的同时要按照自己的情况进行考虑和调整。
参考文献
[1]吴京育.企业社会创新模式探索——以“蚂蚁森林”为例[J].菏泽学院学报.2018.40(4):67~70
[2]蚂蚁金服.蚂蚁金服 2016 年可持续发展报告[R].杭州:蚂蚁金服.2016
[3]邸昂.阿里巴巴集团社会责任研究报告[J].中国传媒科技.2018(05):30~35
[4]张末冬.蚂蚁金服“普惠金融+智慧县域”多省开花[J].金融时报.2018(004):1
[5]邱宜干.浅议蚂蚁金服的发展历程及启示[J].中外企业家.2018(08):35~36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以蚂蚁金服为例(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