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企业环境及竞争优势
团购网从2010年兴起,2017年8月到达最高峰,全国有5800多家,但到了 2014 年上半年,仅存176家,存活率仅 3.5%。而目前发展 的比较好的有目前美团网、糯米网、拉手网、58团购网。美团网相对来说是处于优势地位的,目前已占有20%的团购市场。其优势主要有:品牌知名度高。美团网是国内首家团购网,且其老总王兴曾经创办人人网、饭否网,在界内享有美誉;成功抓住用户心理,立足本地经营。技术力量强。运维经验丰富,100%物流掌控。它可以说颠覆了之前电子商务的物流规则,客户付款后将收到一个唯一的美团网序6列号码和密码,然后带着序列号码和密码到相应的地方消费,方便,快捷。以服务类产品为主。服务类产品在一定的数量销售之后,新增的数量几乎是无成本的,更容易形成低价团购。
多维度提升用户体验,提现消费者第一。美团网除了严格 的商家审核之外,还投入千万元进行呼叫中心建设,同时率先推出“7 天内未消 费,无条件退款”、“消费不满意,美团就免单”和“过期未消费,一键退款” 等一系列消费者保障计划。
三、 美团网的电子商务营销目前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缺乏对数据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整体规模较小,其发展主要集中于市场拓展方面,缺乏对大数据的整体认识,美团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大数据之间相互连结,但是美团缺乏对大数据的分析和预测能力,导致其营销策略难以紧跟大数据的发展,因此其有效性受到限制。一方面,美团网也没有对大数据的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认为其对营销策略制定和实施没有影响,因此使其营销策略在实施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大数据的相关因素,使其在这一背景下的营销策略难以发挥有效性。另一方面,美团网在实施营销策略的过程中没有对大数据未来的发展及其对电子商务企业的影响进行有效的预测,对相关的营销契机和风险因素考虑不足,难以保持营销策略的长期有效性,进而限制了美团网的进一步发展。
(二)缺乏高素质的营销人才
目前美团网的营销人员素质与能力良莠不齐,企业对营销人员要求松散,非科班出身的营销人员不在少数。如果一个营销人员不精通营销策略大多不具备科学系统的营销技能,不但对消费者来说都是很不负责任的,也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营销人员的纳才管理上招不到人,招到人但留不住, 留住了其品行也难以把控。美团需要的营销人才是对于企业所处行业有一定了解, 能够马上上手的营销人员,而且一定是能够独当一面, 但是往往因为工作强度和难度, 一些刚刚就业的营销人员不具备这个能力,而具备这个能力的营销人员往往觉得企业缺乏上升的空间,所以难以达成合作。
(三)营销策略不过够多样性
美团网在的营销策略比较单一,没有对当前的市场进行有效的分析,对客户也没有进行有效的研究。随着我国消费市场的不断成熟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型营销。主要是从商品结构、消费、商品性能、价格等方面都有所转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对于营销的多元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覆盖面越来越广,那么也引起了营销方式的重要变革。知识经济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不断的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消费习惯。
四、美团网电商营销问题的对策
(一)定位目标群体
无论用什么手段营销,千万不要忘记自己的网站针对的目标群体。否则即使营销搞的轰轰烈烈,但却不能把产品信息传达给真正需求的人,这样就无疑把洗发水推广给和尚,即使你弄得全中国所有的和尚都知道了你的洗发水,但是他们根本就没这个需求,你的努力也就白费了。所以营销之前一定要对目标群体做好功课。美团一定要注意这一关键点
(二)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人才在电子商务企业营销策略制定和实施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要充分、全面培养和引进专业化的高素质营销人才以此来优化其营销策略。一方面,美团网要投入相关的成本对现有的营销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使其充分掌握制定和实施营销策略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中对其不断进行应用。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从外部高校、科研院所及其他企业中引进专业化的营销人才,为美团现有的营销团队注入新鲜的血液,为美团网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三)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营销策略
由于市场需求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美团网在实施营销策略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兼顾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营销策略。一方面,要对市场需求进行有效的分析,对不同客户的类型及偏好进行研究,制定和实施多样化的营销策略,同时兼顾不同的客户,并形成良性的循环和反馈系统,不断提升美团网在大数据背景下营销策略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在保证营销策略多样性的同时要实施差异性的营销策略,以充分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求美团网不断强化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能力,根据市场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自身的营销策略,以此实现以美团网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企业的健康长期发展。
五、总结
美团网电子商务营销策略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