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试用期期间劳动者权利的保护
【摘要】我国法律和法规中明确规定试用期内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中作出特别的约定,规范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这个时期内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对新招聘员工的工作能力、思想品格、身体素质等多方面综合考核的时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在实践中,有些用人单位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通过试用期中的有些条款来降低劳动者的工资、延长劳动者的劳动期限、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等。所以有必要根据我国现有的法律,结合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一步研究我国试用期内劳动者权利保护的相关问题。本文从试用期劳动者的权利入手,分析了我国劳动者适用期内权利被侵犯的原因,最后总结了完善对试用期内劳动者权利的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
【关键字】劳动法 劳动合同 试用期 劳动者权利
一、试用期劳动者的权利
1、试用期的概念
试用期是劳动关系的最初开始的阶段,作为一个特殊阶段被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在试用期内劳动双方相互进行深入了解,结合自我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作出是否继续履行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试用期为劳动关系中的双方当事人提供了一个相互磨合,相互适应以及相互选择的保险机制。我们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除了给订立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同时也为其他劳动合同条款的履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2、试用期劳动者应享有的权利
试用期作为劳动合同的一部分,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仍享有相应的权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法获得报酬的权利。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付出了自己的劳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的约定,劳动者有权利获得工资,而用人单位也应依法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依法应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手续,缴纳社会保险费。四是享有劳动安全和卫生保护的权利。就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有获得适宜劳动条件和保护自身安全、健康、免受伤害和职业病侵害的权利。用人单位也应根据劳动环境给予劳动者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和保护措施。减少劳动者危害。
二、我国劳动者试用期内权利被侵犯的原因分析
1、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有关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权利保护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不断完善。首先,现有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工资标准。《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了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工资应该满足两个条件:不能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最低的工资标准。从这项条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者是或的关系,既可以选择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或者选择不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百分之八十。若单位聘用离职后的劳动者但是不能约定适用期的有关内容,就显得不合理。在这种情形下,单位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而不会录用离职的劳动者,这对劳动者来说非常不公平。
浅论我国试用期期间劳动者权利的保护(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