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商务营销策略分析(以具体电商店铺/平台为例)
摘要:本文以阿里巴巴电商平台为例,立足目标市场定位、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对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营销策略进行阐述。同时,对我国电子商务企业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消费体系环节、加强二三线城市的物流服务、加强售后服务等营销路径选择。
关键词:电子商务 盈利模式 淘宝网
一、网络营销的概念
网络营销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开展的营销活动。网络营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从实践中发现网络营销的一般方法和规律,比空洞的理论讨论更有实际意义。因此,如何定义网络营销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理解网络营销的真正意义和目的,也就是充分认识互联网这种新的营销环境,利用各种互联网工具为企业营销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持。这也是为什么在网络营销研究必须重视网络营销实用方法的原因。网络营销是指组织或个人基于开放便捷的互联网络,对产品、服务所做的一系列经营活动,从而达到满足组织或个人需求的全过程。网络营销是一种新型的商业营销模式。
二、我国企业在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网络营销中商品配送体系的不完善造成了商品配送高成本、低质量,从而不能体现网络营销的顾客让渡价值优势,这成为当前制约我国企业网络营销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四种配送方案,它们是建立拥有现代化新型配送中心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中国邮政解决网络营销中的配送问题、企业网上配送联盟和当地零售商+网络推销员模式。从劳动分工的角度来看,外包给现代化的专业物流企业进行商品配送是网络营销中解决配送问题的最佳途径,但在我国企业网络营销中,中国邮政、企业网上配送联盟和当地零售商+网络推销员模式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是很好的几种过渡形式。
(一)网络营销心理不足
作为新兴购物方式,网络购物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就其本身特点和发展现状而言,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从影响和制约消费者的心理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购物缺乏信任感 企业在网上均表现为网址和虚拟环境。在传统的现实环境中,中小企业会受到经济规模和企业历史等条件的束缚,而在网上它们则更具自由度,可利用信息武装自己,缩小与大企业的差距。对中小企业这一特点是优点。但消费者也因而增加了鉴别、选择企业或产品的难度。此外,网络商店较容易设立,因而也容易作假。最近几次CNNIC的调查报告中也反映了当前网民对互连网的信任程度有下滑的趋势,从2005年的50.7%,降低到现在的35.1%,而且网民学历越高,对互联网表现得反而越不信任。 2、网上交易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目前网上购物的危险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消费者的私人资料如信用卡资料在传输过程中可能被截取或被盗用。现时加密技术的发展仍不能完满地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恶作剧”或蓄 意的计算机病毒也令人望而生畏。 2006年CNNIC在对网民不进行网上交易原因的调查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交易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占调查人数的61.5%,更有70.1%的网民爆出在最近半年内用于上网的电脑受到过病毒或黑客的攻击。现阶段网上购物安全性仍然不足。
(二)产品的选择
1、实物产品
以物质实体的形式存在,一般都有实体店存在,计算机网络可以辅助其营销渠道,不能通过计算机网络来传递,必须依靠传统的运输系统。(以光盘形式销售的软件、音乐、电影等由于其载体是物质形式的,只能算实物产品。)
2、信息产品
信息产品是指在信息化社会中产生的以传播信息为目的的服务性产品。新闻产品、媒体产品、广告、软件产品等是信息产品的主要内容。
(三)支付安全方面
目前电子商务工程正在全国迅速发展。实现电子商务的关键是要保证商务活动过程中系统的安全性,即应保证在基于Internet的电子交易转变的过程中与传统交易的方式一样安全可靠。从安全和信任的角度来看,传统的买卖双方是面对面的,因此较容易保证交易过程的安全性和建立起信任关系。但在电子商务过程中,买卖双方是通过网络来联系,由于距离的限制,因而建立交易双方的安全和信任关系相当困难。电子商务交易双方(销售者和消费者)都面临安全威胁。电子商务的电子支付安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数据的保密性 因为网上交易双方的事,双方交易并不想让第三方知道他们之间的交易的具体情况,包括资金账号、客户密码、支付金额等网络支付信息。但由于交易是在internet上进行的,在因特网上传送的信息是很容易被别人获取的,所以必须对传送的资金数据进行加密。传统的纸面贸易都是通过邮寄封装的信件或通过可靠的通信渠道发送商业报文来达到保守机密的目的。电子商务是建立在一个较为开放的网络环境上的,商业防泄密是电子商务全面推广应用的重要保障。 (2)数据的完整性 电子商务简化了贸易过程,减少了人为的干预,同时也带来维护商业信息的完整、统一的问题。由于数据输入时的意外差错或欺诈行为,可能导致贸易各方信息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