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众所周知,在现代资本市场的基础性证券中,公司债券占据着主导地位。公司债券能否有效发挥其融资和治理作用,与其交易的场所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有很大的正相关关系。最近几年来,我国
公司债券行量都在增长,但是目前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仍然滞后。本文从公司债券市场的基本理论出发,介绍了我国公司债券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风险,分析了我国当前公司债券市场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导致发展问题的原因,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经验,提出了推动我国公司债券市场良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公司债券;债券市场;风险防范
【正文】:
我国公司债券从 2007 年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颁布后才正式发行,之后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呈高速发展的态势。本文选取已发行公司债券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了公司债券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公司债券具有一定的管理者激励和约束作用,并且具有较强的破产威胁作用,但是信号传递作用并不明显。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进一步推进我国公司债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偿债保障机制的建议。我国企业存在明显的外部融资偏好,即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的比例非常少,债券市场发展也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2010年3月5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可以预见公司债券市场必将在政府的推动之下逐步走向成熟,而公司债券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也将得到更好的体现。
一、 公司债券市场概况
在发达的资本市场中,公司债券同政府债券、股票一起被列为三大基本证券,是公司融资的重要渠道和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占融资总额的比重还是从其在市场利率的确定中所起的作用来看,公司债券的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发展公司债券对于完善公司资本结构、健全资本市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公司债券的内涵
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年以上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公司债券主要功能包括:1.公司债券有利于提高资本市场融资效率,稳定资本市场;2.公司债券的发行丰富了金融投资工具,降低了市场风险;3.公司债券有利于改善企业资本结构、有助于优化企业治理结构 。
(二)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历程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从起步到现在的发展一共可分为萌芽阶段(1984-1986年)、发展阶段(1987-1992年)、整顿与停滞阶段(1993-1996 年)、规范发展阶段(1996年至2004)、快速发展阶段(2005 年开始)五个阶段。
在1987 年以前,我国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债券的发行进行规范,一些企业自发通过向内部员工或社会发行债券筹资。1987 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企业债券发行额逐年递增。1996-1997年,国家开始将发债重点放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债券的偿债能力。同时,提高了这些债券的流动性。2000年以后,由于股票市场的低迷,但受到发行额度的影响,企业发债的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而且由于受到体制上的限制,企业债券市场并没有大的突破。从2005 年开始,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迅速增大。2004年和2005年企业长期债券发行规模分别是406亿元和734亿元 。而短期融资证券,2005年和2006年分别达到1437亿元和2920亿元。自 2007年8月1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之后,我国才有了真正意义的公司债券。截至 2009 年12月31日,共有 53 家上市公司共发行了60 期公司债,累计发行总额为 1093.4 亿元,占 GDP 的比例仅为 0.33%。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163.11% 的水平,甚至低于亚洲金融危机国家30% 的水平 。而债券融资对企业有较强的约束力,能够起到激励和约束管理者行为的作用,发行债券不仅成本较低还可以优化股权结构,有效地通过市场机制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达到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
二、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 中国公司债券市场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