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行主体来看,市场的分割直接影响到债券发行对象的广度,不利于其资本运营和现金管理优化,增加了筹资成本。不利于金融深化和整个金融系统完善和发展,不利于公司债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性功能的发挥。不利于改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资本市场的发展将增加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影响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政策工具和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反过来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不利于市场创新和债券市场本身的良性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的分割,形成不同的债券价格和收益率,将不利于债券市场新的交易工具的创新,债券衍生产品推出势必受到影响。不利于引导公司债券市场发展和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深化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我国直接融资方式现在主要是股票方式,企业发行债券筹集资的规模相对还说还很少,与股票市场的发展很不相称。公司债券市场作为债券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完善,有助于引导企业、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立提供新的筹资方法。
2.打通银行问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市场
在现有的市场格局基础上,打通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形成以场外市场为主,场内市场为辅的统一、高效、透明的两元结构债券市场是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两个市场之间既独立运作,又互相沟通。不同的交易市场,不同的交易方式,拓展了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要求,同时将改善市场结构,更好地发挥债券市场的作用。银行间市场作为批发性市场,将成为债券市场的核心,也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场所。交易所市场作为零售市场,是公司债券的外围市场,主要为小额投资者提供零散交易服务。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以及一般机构投资者作为两个市场的投资者,将熨平各子市场之间的价格差异,从而把两个市场融为一体。
(四)公司债券风险控制策略
公司债券是企业直接融资的工具,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降低金融市场风险等诸多功能,但如果公司债券的制度等因素不完善,也可能给金融市场和债券投资着带来风险。以下就公司债券的风险,提出几点控制策略:
1.落实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制度是公司债券投资者对公司债券发行人基本情况和重大变化知情权的要求。现代经济中,信息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只有双方拥有对公司债券的“对称信息”,才能保障投资者的利益。这就要求发债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各项重大信息,提高公司债券相关问题的透明度。然而,投资者购买公司债券毕竟不同于购买股票,投资者是作为债权人而不是所有者,他们不可能获得和拥有所有相关信息。但为了保证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和经济利益,发债公司应确保投资者了解基本信息。例如,在发行前应披露发行人的基本情况、有关承诺、投资者必须接受的条件、财务会计报告等:若上市交易还应当及时提供中期和年度报告、突发的重大经营事件等:所有这些信息的披露都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在债券没有上市交易的情况下,发债企业对那些会影响公司债券按期支付本息的重大信息也应给予披露。这都是投资者做出理性判断的基础,应保证其对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信息的知晓权。
2.规范担保偿债机制
2000年以来,公司债券发行的担保绝大多数是由商业银行担保,这对投资者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可以大大降低公司债券的兑付风险,但这种担保方式长期来看将极大的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个很好的说明。2007年10月18日,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关于有效防范企业债担保风险的意见》,全面停止了银行对企业(公司)债进行担保。该《意见》的出台,使公司债券的担保更市场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鼓励市场推出企业担保或担保公司担保的公司债券,以及资产抵押债券和无担保公司债券。公司债券的价值将通过债券市场自身供求和利率等来调节,公司债市场将迎来全面市场化、蓬勃发展的时期。
3.健全公司债信托制度
建立健全公司债券托管制度也是分担投资者面临的发行人信用风险的有效措施。由于公司债券持有人人数众多,而且他们不能像股东那样参与公司经营管理,从而无法在日常监管中保证发行公司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为了维护分散的个人投资者的利益,公司债券在发行时可以安排一个债券托管人,与发行人签订信托合同,代表债券持有人利益实施公司债券的清偿受领、债权保全及其他公司债管理行为。公司债信托的受益人是债券持有人,公司债信托为公司债持有人取得债券本息提供了一层制度保障。
综上可以看出,发展公司债券市场是个长期且全方位的过程,从发展到成熟是个不断渐进的过程,这在金融体系发达的欧美国家尚且如此,在金融体系尚不健全的中国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只要认清了其发展的大趋势,在宏观层次完善制度环境,在微观层次通过政策鼓励的引导,在战略和战术上为公司债券市场发展创造条件,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就能得到进一步发展,更加完善,从而形成完整的证券市场,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引文注释】:
伍敬群.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综述.消费导刊,2011(02).156
郑中华.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对策.财会月刊,2009(33).78-79
徐祥龙.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困境及对策.北方经济,2010(12).23-24
龙菲菲.对中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建议.现代商业,2009(14).121-122
王林.公司债券市场立法国际比较及启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3).39-40
余黎峰.阻碍我国公司债券市场活跃的现实因素分析.河南科技,2011(08).179
王怡婷.发达国家与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比较.北方企业文化,2010(18).86
【参考文献】:
1.王培志.中国企业债市场发展的理性思考.财政研究,2010(3).12-13
2.刘玉美.中国企业债卷市场;效应与发展模式.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2).56-56
5.徐祥龙.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困境及对策.北方经济,2010(12).23-24
6.郑中华.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对策.财会月刊 ,2009(33).78-79
7.艾玲.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30).34-35
8.郑中华、孙韦.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对策.金融经济,2009(10).69
9.龙菲菲.对中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建议.现代商业,2009(14).121-122
中国公司债券市场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