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观点“企业的社会责任让股东的利润最大化”遭到了批评。简言之即企业应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社会,企业应形成一种内部环境,鼓励与支持企业道德行为者以个体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这个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仅为满足社会最低期望承担义务,而应是最大限度地为改善社会福利而采取预先的实实在在的行为。尽管许多人认可社会责任感的观点,但也激起一些合理的疑问,那就是多少社会责任是足够的,这个观点没能界定这个范围。
通过对以上观点的分析,各有侧重,也各有偏颇。但其基本内涵和外延是一致的。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因此,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对股东利益负责的生产经营运行中,还要承担起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保护其权益,以获得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提出
1.国际上的提出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起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早期的企业组织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组织,利润最大化是其追求的永恒主题,它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去完成本应由政府或社会完成的工作,其行为只要不违法,以何种手段和方式去追求利润都无可厚非。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全球一体化市场潮浪汹涌澎湃,企业的经营市场全球化,经营方式服务化,资源危机和环境压力使企业社会责任感增强,积极推行循环经济。在这一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欧美发达国家发起,并逐渐演变成一股世界性潮流。
“企业生产守则运动”,是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主要的一种形式。这一运动是由劳工组织、消费者团体、人权组织和环保组织等非政府组织所发动的,并与劳工运动、人权运动、消费者运动、环保运动互相联系应援。而联合国在1999年提出了企业界的《全球契约》(Global Compact),直接鼓励和促进“企业生产守则运动”的推行。该契约要求跨国公司重视劳工标准、人权和环境保护,以克服全球化进程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包括尊重人权、支持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禁用童工、反对强迫劳动、消除工作场所歧视以及发展与采用环保科技等内容的9项关于社会责任的原则和核心内容。到2000年,全球共有246个生产守则,其中除118个是由跨国公司自己制定的外,其余皆是由商贸协会或多边组织或国际机构制定的所谓“社会约束”的生产守则。
随后,SA8000标准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主要内容包括童工、强迫劳动、安全卫生、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惩罚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及管理体系等九个要素。SA8000标准是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公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及世界人权宣言制定的,旨在通过有道德的采购活动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条件,最终达到公平而体面的工作条件。
2.我国的提出
随着中国市场化的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加入WTO, 中国经济正式介入经济全球化,企业的社会责任运动在中国也逐步开展起来。全球500家大公司已有300余家在中国设立了企业,加上在华设立机构的公司,一共有400多家进入了中国。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跨国公司在整合全球营销网络资源时,显然会按已提升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整合其在华企业,这些外资企业往往成为中国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示范者和推动者。
例如,壳牌中国公司在2003年8月发表的“可持续发展—计划与发展”报告指出:中海壳牌制定了7项原则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的业绩。这7项原则是:使效益最大化,实施的可行性,对环境影响降到最低,有效利用资源,尊重和维护公民利益,促进社区效益最大化,让项目利益相关者参与。报告总结了中海壳牌项目建设过程中取得的环境业绩和社会业绩。利乐公司、巴斯夫中国公司等许多跨国企业不仅在中国积极实施公司社会责任,还投入人力和物力,在中国组织各种活动、召开会议,积极介绍和推行跨国公司的责任理念。正是通过这公司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全球化强化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延伸到了中国。
跨国公司在中国社会责任的强化,对中国本土企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企业从中领悟到了社会责任理念的重要,初步学会了制定自己的社会责任定义,如何实施企业社会责任。一批中国企业正从被动接受责任理念到主动提升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先进社会责任体系。例如,中国饮料龙头老大娃哈哈公司认为:“奉献优质产品,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是企业的首要责任,“关心善待员工,以人为本”是企业的基本责任,“做好环境保护,让天更蓝水更清”是企业要主动承担的责任,“扶贫济困,先富带动后富”是先发展起来的企业应尽的责任。近年来,海尔、娃哈哈等一批先进企业已实现了公司责任理念的提升。但是总体正处于起步阶段,情况并不好。中国多数企业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任重而道远。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从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出之日起,对于企业到底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在学术界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争议的核心在于,以营利为目标的企业组织,对于“社会责任”这个以往被视为是政府应负担的责任的观念,企业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也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可以从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利益的客观要求、企业民主法治的实际需要两个方面考虑。
1.企业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利益的客观要求。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提出,使人们认识到,企业的生存目的不单是为谋求最大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