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首先对我国民营企业的特点与现状进行分析,然后进一步对我国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与思考,以“企业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强调民营企业首先应从企业内部构筑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必须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以应对现今世界“市场竞争国际化”的大趋势,提出构筑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具体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民营企业、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正文】: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我国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逐步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其间,中国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民营企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极大的影响了其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作用的充分发挥,尤其在中国加入WTO以后,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民营企业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更好地适应竞争?如何构筑持续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实现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十分值得思考,这就给我们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一、我国民营企业的特点与现状
(一)民营企业的概念和特点
民营企业是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来划分企业类型而产生的一种经济形式。我国目前所说的民营企业是指除国有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形式。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大致有如下几个部分构成:①私营经济,包括私营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②股份制经济企业;③城乡集体经济企业;④改制后的国有企业、乡镇企业;⑤非国有控股企业;⑥非国有控制的企业,如被租赁、托管出去的国有企业;⑦外资企业;⑧港、澳、台商企业等等,共同构筑我国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体系。而我们平时所讲的和文中出现的民营企业,主要是指“狭义”的民营企业,即不包括外资企业和港、澳、台商企业的统称。
民营经济是与“国营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制度,它把国有、国营以外的多种多元化经济纳入了一个高度概括的经济模式——“民营经济”。民营经济不是“非公经济”,也不是“私有经济”,而是一个多元化、社会化、公众化、法权化的混合经济。
(二)我国目前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国内到国外,在理论上、法律上、政策上、实践上都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历程。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06年底,民营企业总户数已达到498.1万户,从业人数8876万人,注册资金达7.6万亿;个体工商户2576.2万户,从业人员达5045万人,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营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下:
1、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
从行业分布来看,我国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第二产业中的竞争性领域和第三产业的服务业,截止到2005年底民营企业中从事制造业的有33.76%,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为40.54%,社会服务业为11.26%,而在其他行业的总数之和仅为14.44%,因此“劳动密集型”行业依然是其主阵地。 我国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思考及对策5(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