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是第二利润来源,是企业必须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为了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富士康提出了涵盖“速度、质量、工程服务、弹性、成本”五大要素的全方位成本理念,并多年来致力于提供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全方位成本优势”给全球3C产业的领导品牌厂商。如今,集团的策略伙伴客户皆享有这一“全方位成本优势”,使客户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
(二)自创的垂直整合商业模式
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赢得胜利,确保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最好的途径是寻求创立某种具有竞争优势的新模式。富士康在致力于提供“全方位成本优势”下,自创出全球独门的电子化-零元件、模组机光电垂直整合服务商业模式,简称eCMMS。
eCMMS为机光电垂直整合的一次购足整体解决方案,举凡模具、治具、机构件、零元件、整机至设计、生产、组装、维修、物流等等服务均涵盖在内。
(三)融合﹑创新﹑国际的理念
企业理念是指导企业经营活动的灵魂,凡是优秀的企业,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企业理念。富士康的企业理念可概括为三项:
融合:整合全球资源及人才。
创新:持续进行经营模式、组织和流程的创新。
国际:实现百年企业,“立足中国,运筹全球”的国际化理念,持续打造全球交易平台。
三、富士康公司成功关键因素的分析
(一)执着核心, 深耕主业
企业具有太多不相关联的产业种类,缺乏真正的核心主业是很难得到持续成长的,这也是许多企业集团失败的教训。成功的企业,基本上都有突出的核心主业,企业经营必须在这一方面持续专注耕耘。
1.借势用物,夯实主业
模具是工业之母。富士康以坚定的毅力,持之以恒的耕耘模具相关领域,近三十年不懈,并洐生出以模具设计、机械制造、纳米材料加工为重心的核心事业单位,以期在全球精密制造技术领域占据稳固的一席。
制造乃百业之基。富士康能赢得客户青睐的一大法宝,还是在于它的制造能力。在接获的新产品订单获得客户的认可之后,富士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亚洲、欧洲、美洲的三个制造基地,布置生产所需的采购、制造、工程、品管等各项工作,并能依据客户的市场需求递增,快速地扩充产能,从而满足客户订单快速爬升的需求。
2.稳健扩张,延伸核心
在进行产品、产业链的扩张过程中,企业一定要保持稳健的步伐,在专注核心的基础上尝试多元化的延伸发展。
富士康始终未放弃制造技术这一公司的核心竞争要素,将研发注入于制造技术中,为公司产品获取更高利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不但在美、日、欧洲等国家或地区建立了研发机构,为了加快研发速度,更利用时差实行内部24小时全球交替性研发。通过推进研发达到提升制造技术的目的,这使富士康在纳米、金属、塑料、陶瓷、热传导等材料领域取得了巨大技术突破,在精密机械与模具、半导体、信息、液晶显示、无线通讯与网络等产业领域的产品与市场建立起稳固的地位,进而在光机电整合的科技产业领域大有作为。在这种积极研发、扩散核心制造技术的前提下,使公司达到稳健成长的目标。
(二)积极稳健的人事制度
人力资源是公司最重要的资源,人事制度自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制定和完善人事制度的目的是使人尽其才,为企业吸引优秀人才作好铺垫,为优秀人才发挥作用提供舞台。
1.管理搭台,员工唱戏
在员工的培训管理机制上,富士康最能体现“管理搭台,员工唱戏”的精神,通过多种方式对在职员工能力进行提升,主要表现以下:
首先是严如学校的教育训练管理制度,定期要求员工的训练学分,让员工在工作之中、工作之余不忘记自己的学习任务,不断充实专业及理论知识;其次为组织管理内部业余讲师及聘请外部专业讲师,为员工受教提供强有力的师资资源;再从硬件着手,建立员工图书室、专属课程训练教室,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继而完善软件环境,建立内部网络教育训练平台,分享技术与经验等智慧资源。可以说,在富士康处处都是可以学习的地方、都有发展机会和施展空间,只看是否准备好,正所谓“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心胸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良好的教育平台与实践舞台带来的是员工不断成长的机遇,同时这种“管理搭台,员工唱戏”的精神也影响到其它各项管理制度的制订与实施,使公司员工的向心力大为增加,为集团公司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2.人材人才人财的用人制度
富士康2004年新春摸彩晚会上有幅对联,“鸿运正当头稳居制造霸主成功于勇,海寰同贺春开创科技王国富士则康”,郭台铭先生特别指出想要改动几个字,把“成功于勇”改为“聚才乃壮”,充分体现了富士康在用人体系上的用心。富士康“聚才乃壮”:只有聚集人才,才能壮大事业。集团只有广聚英才,只有让人才得到知识财富、道德财富和物质财富,才能使集团和人才都具备康健的体质,都走上康壮大道,这就叫“富士则康”。
郭台铭先生称“集团的人才成长之路,是从人材到人才再到人财”。意为:“人”经过初步训练,变成“人材”,精心雕琢后变成“人才”,然后给他赚钱的机会,企业赚钱后也让他分享,他就变成了“人财”。这样一条人材→人才→人财的成长历程,使公司的命运和人才的命运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使人才成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三)坚持不懈的管理和技术双创新
从各类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创新是一个共通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如果一个企业不懂得创新,就无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新能确保品牌的信誉,不断保持产品的领先性、拓展产品新的内涵、开发出新的产品。
1.应时顺势,革新管理模式
管理大师梭罗(Lester Thurow)曾指出,大企业要在危机发生前进行变革,因为等到危机发生时才改变,通常为时已晚。
在富士康,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僵死不变的制度会妨碍成长,容易造成工作僵化。为了长期保持组织灵敏度和战斗力,在富士康,流程是被不断检讨的,制度是应时而变的。应时顺势,不断地革新管理模式,并辅以细腻灵活、目标突出的项目管理,使富士康的管理和执行兼具制度规范和执行灵活两个优点,让企业始终保持敏锐的嗅觉,更具备了强有力的执行力。
2.制造执行灵活化
企业在保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同时,必须拥有极具灵活的制造执行系统,使企业可以对内部运营的各项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
富士康拥有的领先制造执行系统可以对分布在全球各地工厂所从事的制造活动进行监控,并使其同步运转,同时将它们实时链接到公司中央网络中。通过系统可以灵活地跟踪各生产厂区的产品和订单、收集生产事务信息报告,并将这些产品和订单要求以电子方式分派给各级管理人员和车间作业人员,使产品在执行生产制造过程中工厂各项资源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同时还可以为车间提供关键的数据服务,包括实时质量数据检查、产量监控、自动系统操作,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流程的最优化目标。
3.知识产权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企业国际化运营中在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拥有核心技术的同时,还要能做好有效保护技术经验和开发成果的措施,即知识产权化,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性。而现行要实现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就必须要做到积极申请各项专利。
富士康公司自1995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专利部署以来,富士康专利工作硕果迭出。截止2006年,共提出专利申请约32400件,实际核准专利数累计也达到了17250件,专利申请量和实际核准量均成长100多倍。在世界各大专利排行榜上,富士康的表现也不甘落后,据美国IPIQ专业知识产权分析公司发布的2006年全球企业专利排行榜显示,富士康处于Electronics & Instruments领域的第三名。知识产权成果的不断提升,有效的阻止和延宕了竞争对手进入富士康核心利益区域,为集团在信息产品市场上攻城掠地“保驾护航”。四面开花的专利成果是管窥富士康迅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最佳视角。
(四)吸收中西方文明精华, 培植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 关于富士康科技集团成功关键因素的分析(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