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越来越重视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励越来越成为管理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手段和方法。本文从激励的目的着手,论述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引入一种员工激励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结合工作实际,介绍了泰康人寿以人为本的激励原则和激励方法,要达到激励的目的,一定要注意避免激励的误区。最后指出激励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激励,企业应该创造更好的氛围和环境,实现员工的自我进步与成长。
【关键词】激励、激励理论、泰康人寿、激励措施
【正文】:
“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人是企业的第一资源”,这样的观点已经被绝大多数企业所认同。在现代企业中,人的因素越来越重要,所以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也越来越重视员工激励问题。如果说管理是一种艺术的话,那么激励就是这门艺术的核心了。企业最终的竞争力来自员工,在“以人为本”的经营时代,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激励方法,才能够保证企业在经营中不断创新,并把这种创新转化成新的竞争力,在残酷的竞争中后来居上,从优秀走向卓越。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8月22日,2002年4月25日正式登陆济宁市场,本人作为泰康人寿济宁中心支公司的一名基层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对泰康公司的激励作出以下思考:
一、 什么是激励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和内在的动力,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可见,激励的本质就是激发、鼓励,努力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
激励的目的就是激发人的正确动机,鼓励人的健康行为,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效应。激励的目的包括很多方面,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 也能让组织成员实现其个人目标,即达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在客观上的统一。可见,激励是企业活力的来源。一个企业的生产状况如何,固然取决于企业的生产能力,更取决于企业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在企业组织中,人是主体,主体的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发挥的程度如何,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但是挖掘人的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企业是一个社会组织,企业员工个人需要和动机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它们同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但又存在着若干矛盾。要使企业经营取得好的效果,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就必须将员工复杂的、多种多样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需要和动机结合起来,统一于企业发展的目标和需要。这种统一又必须是建立在员工个人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的,而不是简单粗暴的、生硬的统一。只有企业员工个人的某种需要和目标同企业的发展需要和目标相一致时,人们才向着这种目标积极努力,发挥出巨大创造精神力量,推动企业发展。
因此,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是激励的目标所在,也只有通过正确的激励才能实现其目标。所以,激励是企业活力的来源。
二、 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对一个企业来说,科学的激励制度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 吸引优秀的人才到企业来
在现代企业中,特别是那些竞争力强、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丰厚的福利待遇、快捷的晋升途径来吸引企业需要的人才。
(二)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促进在职员工充分的发挥其才能和智慧
美国哈佛大学的詹姆士(W.James)教授在对员工激励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分配制度仅能让员工发挥20%-30%的能力,如果收到充分激励的话,员工的能力可以发挥出80%-90%,两种情况之间60%的差距就是有效激励的结果。管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每个人的工作成效取决于他的能力和积极性,以及环境的影响,用公式表示即是P=f [(A×M)×E]。
A表示能力,包括智力和体力两个方面。
M表示激励
E表示环境
P表示工作绩效
P=f [(A×M)×E]的公式表明,工作绩效P是由工作能力A、激励程度M、环境影响E所构成的一个函数。显然工作绩效的如何将随着这三者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把激励制度对员工创造性、革新精神和主动提高自身素质的意愿的影响考虑进去的话,激励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就更大了。
(三) 留住优秀人才
美国企业管理学家德鲁克(P.Druker)(注1)认为,每一个组织都需要三个方面的绩效:直接的成果、价值的实现和未来的人力发展。缺少任何一方面的绩效,组织注定非垮不可。因此,每一位管理者都必须在这三个方面均有贡献。在三方面的贡献中,对“未来的人力发展”的贡献就是来自激励工作。
(四)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
科学的激励制度包含有一种竞争精神,它的运行能够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进而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在具有竞争性的环境中,组织成员就会收到环境的压力,这种压力将转变为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正如麦格雷戈所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才是激励的主要来源之一。”在这里,员工工作的动力和积极性成了激励工作的间接结果。
正因为激励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许多成功的企业才更加重视激发其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致力于激发员工发挥潜力,并把激励作为企业长盛不衰的法宝来对待。
众所周知,保险业是竞争性非常强的行业,同时因为保险产品本身是无形的产品,保险产品的销售对业务人员的要求相对也比较高,因此,充分发挥激励的重要作用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意义重大。
三、 一种员工激励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古往今来,关于激励的理论非常多,下面重点介绍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这是美国著名人本心理学的创始人A•H•Maslow在1943年出版的《人的动机原论》中首次提出的,并在1954年《动机与人格》中完善和发展。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马斯洛将需要划分为五级,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
(一) 生理上的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二) 安全上的需要
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
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三) 感情上的需要
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四) 尊重的需要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五) 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马斯洛认为,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要一经满足,便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于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
四、 泰康人寿保险公司以人为本的激励原则
谈泰康人寿保险公司的员工激励(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