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族企业集团内部,存在知识成本。知识成本随着家族企业集团管理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递减。知识成本最小的管理制度为现代企业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股权相对分散,持股相对不稳定,董事长和总经理往往由不同的人担任是该模式的基本特征。近年来,方太集团进行了管理制度的转变。转变之后的企业体制为现代企业制度。
方太集团所采用的现代企业制度为我国现阶段的众多家族企业提供了一种模式引导,也就是说,方太集团的治理对其它家族企业而言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具体而言,家族企业和家族企业集团应当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特点,审慎地完善企业制度并走出依靠原始经验经营的阶段。现实地说,现代企业制度是现阶段我国家族企业的最优管理制度。对于现代企业制度而言,目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进一步降低企业集团内部的知识成本,也就是说,以降低企业集团内部的知识成本为依托,优化管理体制。
(二)对家族企业降低知识成本的建议
1、 家族成员要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要完善用人机制
现阶段我国很多家族企业不愿引进职业经理人,同时对企业引进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也很是警惕。然而,悖论在于,企业高级人才的缺乏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家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就是说,企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面临着知识成本。
家族企业要想突破其所面临的知识成本,招揽外部人才是必然之举。这时,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是关键。如果企业能够用人唯贤,拥有一套完善的用人机制,则可以使得人尽其才,从而更能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为了使员工能够人尽其才,企业还要建立员工持股制度。我国家族企业实行员工持股制度不仅有利于股权多元化,解决融资困境,而且有利于把员工切身利益与公司的长远发展联系起来。
2、进行管理创新并完善部门设置
管理创新是家族企业发展的主题。组织管理上,改家长制管理为分层垂直管理,即事业部制的扁平式管理,将财产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分离,聘任非股东担任高级管理人才,以充分发挥其经营才能;在人才管理上,不唯亲,只唯贤,不讲情,只讲能,形成一种“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人才竞争机制。 家族企业要通过管理创新,不断提高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积极开拓市场和占领市场,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同时,要努力向科技型、外向型集团化方向发展。
在完善部门设置上,(1)要构建多元股东的股东代表大会。(2)构造家族企业共同治理的董事会结构。(3)建立共同治理的监事制度。(4)建立工会与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这样,在管理创新和部门设置完善的基础上,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各尽其才,而不会在企业内部出现卸责行为,从而更好地为企业降低了知识成本。
3、进行文化创新,加强职业化教育
家族企业在实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同时,还要进行文化创新,必须克服家族文化的负效应,引进现代企业制度中所蕴含的新文化,继续保持和挖掘传统文化中所有的正面效应。用现代企业文化来塑造家族企业,把优秀企业文化融入家族企业的规章、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精神风貌等方面。
另外,对于家族企业集团的发展来说,能否在职业经理市场中寻找到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经理,首先取决于是否存在着一支有一定规模的职业经理队伍。职业经理是学校教育和市场实践结合的产物。我国的MBA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其目的和作用不能忽视,如何抓好这个环节的工作,是为企业输送大批既有理论又有实战经验的高层次职业经理的关键。对于缺乏实战训练的我国MBA教育来说,与国外的合作及与国内大公司的联合培养都不失为快捷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彼得•德鲁克:《大变革时代的管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2版,第86页。
[2] 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海南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46页。
[3] 甘德安:《中国家族企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53页。
[4] 茅理翔:《飞翔岁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72页。
[5] 茅理翔:《飞翔中的方太》, 《中国乡镇企业研究》,2001年第1期,第45页。
[6] 费孝通:《乡土中国》, 载于《东方赤子•大家丛书——费孝通卷》,华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96页。
[7] 李新春:《中国的家族制度与企业组织》,《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8(秋季卷),第89页。
[8] 吕福新:《家族企业的资源短缺与理念接续——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持续发展的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03年第12期,第78页。
[9]应焕红:《家族企业人力资源激励的典范——以浙江“方太”为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年第3期,第56页。
[10]周捷:《淡化家族企业的家族化色彩——论宁波方太厨具对管理人员结构的改革》,《现代企业》,2004年第8期,第98页。
[11]顾策:《方太引领时尚》,《中国经营报》,2004年3月7日第8版。
中国家族企业管理体制的变迁方向——以浙江方太家族企业为例(八)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