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浙江方太家族企业为典型案例,探讨中国家族企业管理体制的变迁方向。通过介绍方太家族企业早期管理体制及近年来的改革措施,本文认为,中国家族企业的管理体制变迁的终极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引入知识成本理论概念以及相关的实证分析,本文指出方太家族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体制变革的合理之处,并给出了进一步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家族企业;管理体制。
一、方太家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
(一)方太家族企业的发展历程概览
方太集团是茅氏集团二次创业的产物,1986年,茅理翔走南闯北,寻找项目,进行第一次创业,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开发出了电子打火枪,并闯入广交会,取得外商订单,1994年电子打火枪产值突破两亿元,占据80%的国际市场,茅理翔坐上了“世界打火枪大王”的宝座。但与此同时,慈溪、余姚、宁波等地几十家企业蜂拥而起,纷纷仿效生产电子打火枪,并且竞相压价,使电子点火枪的价格从原来的1.2美元一支跌到0.35美元一支,茅理翔的企业陷入困境。1995年,茅理翔进行第二次创业,时已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的儿子茅忠群放弃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回到慈溪与父母一起创业,经过10个月的紧张工作与顽强奋斗,1996年1月18日,第一台国内首创具有7项专利的吸油烟机诞生了,产品和企业命名为“方太”,产品投入市场后随即刮起“方太旋风”,此后,方太持续发展。
1996年12月,方太又一次率先推出人工智能型吸油烟机,填补国内空白;1997年3月,体态玲珑,性能优越的方太厨后系列产品推出,到1998年上半年方太就已经从全国250家油烟机厂的最后一名跳到第二名。1998年11月,方太运用电脑CAD技术和科技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开发出飓风型吸油烟机,销售记录再次刷新;1998年,方太火后嵌入式中高档灶具投入全国市场,厨房整体化、智能化得以深化;1999年,新一代2000型吸油烟机刮起第五次“金色旋风”;同年6月,整体厨具生产基地建成,12月方太建成省级技术中心,再次率先研制开发了双探头、双感应、双保险的智能调速型吸油烟机;2001年春,方太投资建成年产30万台中高档灶具生产基地,并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合作开发方太组合型消毒碗柜;但由于内部管理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新形式,企业迅速丢失掉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虽然企业进行了短暂的调整,销售业绩有所上升,但由于内部管理的顽疾由来已久,不可能在短期内扭转,市场份额还是没有上升到以前的地位。
总的来说,作为家族企业的方太集团在开始经营的前5年,平均保持着30%的增长率。到2000年,方太吸油烟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20%,位居第二;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然而,2000年到2001年,却是方太的发展进入调整的“平台期”,这两年的增长率只有3%,集团高层在进行检讨时,发现集团内部的家族化色彩太浓,已经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也就是说,家族化治理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桎梏。这时,方太集团不得不进行集团内部的改革,这就遇到了很大的困惑:是直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是继续沿用家族化管理?
(二)方太家族企业早期的管理体制特征
1、所有权和经营权紧密结合,决策权和管理权高度集中
方太家族企业集团的家族化治理最集中的表现为所有权和经营权紧密结合,决策权和管理权高度集中,表1和表2分别反映了2001年方太集团的基本情况。
表1 方太集团股东构成情况(2001年)
股东名称 所有份额 (%) 以何种情况入股
私人股东 约90
董事长 66 资金
总经理 (1人) 14 资金
异姓弟兄(2-3人) 3 资金
技术人员(2-3人) 3 资金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