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小企业是安置社会就业的主体。中小企业吸纳了全国75%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口。特别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近几年来,我国每年新增就业人口1000万,绝大多数在中小企业中得到就业。
3、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中小企业对市场反映敏捷,经营方式灵活,能够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充分发挥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首要难题
由于中小企业固有的实力弱、自我积累能力差的特性,导致其发展过程中尤其是起步创业阶段对资金的依赖性特别强;同时,又因为中小企业信用度低,融资风险高,融资显得特别困难。融资难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的首要问题。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中小企业的调查显示,67%的企业将资金不足列为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另据一份调查显示,在停产的中小企业中,47%是因为资金短缺。对于中小企业各界人士呼吁最多的就是解决融资难问题。正如经济学家吴敬琏说的,融资难已成为当前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由于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遭遇不平等待遇和种种障碍,中小企业不但缺少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而且连维持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也相当短缺。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由于中小企业发展不能得到应有的资金支持,其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层面的负面影响,如:
1.微观经济上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个体的发展。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不能筹集到所需资金,企业的创立、扩张、改造计划就不得不搁浅,正常生产经营也会受到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企业将面临破产、转让的困境。
2.中观经济上不利于提高我国金融体系效率。金融体系效率低下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一,但反过来,中小企业融资比重较低也对提高金融体系效率的不利因素。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部分,其资金需求灵活多变,这就从需求方面对金融机构提高效率起到了拉动作用;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最具有市场特性,众多的中小企业参与资金市场和资本市场,能在竞争中促进金融机构市场化改造,并在客观上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3.宏观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也受到牵连。鉴于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稳定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融资难问题不解决,中小企业不可能得到正常发展,宏观国民经济各方面都会受牵连。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有客观的个体先天不足的原因,也有宏观大环境条件不具备的因素,分析这些原因,是探索解决途径的基础。
(一)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在根本原因
在经济活动中,资金总是会趋向于那些优质的经济个体,但我国的中小企业因各方面的原因,自身综合素质不高,从而得不到应有的资金的支持,如:
1.融资能力不足
融资能力不足会对中小企业产生内在融资制约,抑制其筹资投资行为的正常进行,在企业的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方式中,外源融资能力由偿债能力和抵押担保能力组成。我国中小企业偿债能力存在严重缺陷,主要表现为:负债比率高,自有资本比率低,长期偿债能力不足;流动比率低,流动资产中存货占比偏高,资产变现能力差,短期偿债能力不足。
我国中小企业往往缺乏可供抵押的财产。一方面,虽然中小企业资产总额较大,但由于负债比率高,企业拥有处置权利的自有资产总量较少;另一方面,企业拥有的资产往往不符合银行对变现能力、保值能力的偏好,抵押率不高。目前,抵押贷款的抵押率,土地、房地产为70%,机器设备为50%,动产为25—30%,专用设备为10%。设平均抵押率为40%,那么一家资产总额为200万、负债率为70%的小企业,只有24万元的抵押能力(200X30%X40%)。可见,经过负债率和抵押率的双折扣,企业真正能依靠资产信用取得的贷款数额是非常有限的。
另外,从金融机构对抵押物的偏好看,由于流动资产价值起伏大,更主要的是其在生产过程中物理形态容易发生变化,不易监控,监督成本也较高,所以金融机构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不愿接受中小企业的流动资产抵押,而要求企业用固定资产来抵押,尤其偏好房地产。中小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占比小,缺乏可以作为抵押的不动产,也导致了有效抵押品不足。
2.经济效益不佳,经营管理不善,技术落后
一方面,经济效益对企业融资难易程度影响甚大。对于产品有销路、企业有效益、资信质量高的优质中小企业,各金融机构纷纷实行客户经理制度和“黄金客户”制度,建立绿色通道对其加大授信额度,改善服务质量,甚至压低利率争相放贷;而效益差的中小企业即使对银行提出了贷款申请,也会因不符合条件而被拒绝,从而出现了强弱两极分化的局面。另一方面,经济效益差是我国中小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两方面矛盾的结果就是大部分中小企业在融资时难度较大。
低下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落后的技术装备水平是导致中小企业经营效益不佳的直接原因。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起点低、组织结构简单,经营管理者缺乏先进的经营思想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水平普遍低下,尤其是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起源于家庭式作坊,经营者只习惯于家族式管理,经营决策上一人说了算,急功近利,无长远发展战略。在财务管理上,没有规范的财务制度,甚至有的企业的财务资料信息都在经营者的头脑里,根本谈不上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系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