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水平低是又一制约中小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多年来,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生产方式传统落后,技术陈旧,设备老化,产品技术含量低,专业化程度低,集中于一般劳动密集加工工业的狭小范围内,导致其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昂,销售不稳定,市场狭小,产品生命周期短,低水平价格竞争激烈,在市场上面临着巨大的经营风险。
3.信用不良
信用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交易双方在心理上的“信任”,以这种信任关系为基础,才会有融资活动的发生。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活动来讲,信用关系非常重要。由于管理落后,形式多变,中小企业通常不能建立正规财务制度,许多企业缺乏相关信息的资料,财务管理水平低、报表帐册不全、内控制度不严、抗风险能力弱;甚至有许多企业出于某种目的,一厂多套报表,财务信息严重失真,信息披露意识极差。不能获取贷款人的信任,致使一些中小企业失去宝贵的融资机会。
(二)融资成本—风险—收益的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客观限制因素
基于市场层面,从成本—风险—收益的角度来分析,中小企业与银行尤其是大银行之间存在融资障碍。
1.信贷业务运作费用高,但收益相差无几
银行的信贷成本包括资金成本、贷款费用、风险管理与补偿费用等。其中,资金成本和风险费用按资金数额核算,一笔贷款数额大,其资金成本和风险费用也相应较高;贷款费用按业务发生的笔数来核算,每笔业务不管数额大小,业务流程是一定的,因而贷款的费用也相差无几。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中小企业业务与大企业相比成本费用率更高。这是因为小额贷款与大额贷款必须履行同样的运行程序,而且由于中小企业的波动性、流动性大,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对称现象更为严重,因此,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运作程序要更为严格,所需跟踪监督力度要更大,花费也因此而增加。据银行部门测算,中小企业的信贷成本约为大企业的5倍。
而在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贷款收益差别不大。现有的金融政策中,人民银行除规定农村信用社浮动上限为230%外,取消了对所有国有银行的贷款利率浮动上限。但在实际执行中利率差别不大,如嘉兴市建设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是:有抵押物担保的,一般按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20-30%;信用担保的,一般按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30-40%。对大型企业贷款上浮比例一般为20%以内,下浮比例一般为10%以内。所以,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成本一收益比是不利于其扩大银行融资的。
2.信贷的风险与收益不对称,不能满足商业银行的安全性需要
在银行“微利”时代,商业银行对贷款安全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至少要保证本金收回,因为只要有一笔贷款收不回本金,即使其它几个贷款项目的利息都收回了也弥补不了损失。商业银行的失误率就不能超过1%,因为其利润空间非常有限,l%的损失会冲掉大部分毛利,再加上其他费用,银行就将面临亏损。因此,从安全性和盈利性原则出发,商业银行在信贷分配时必然会倾向于大企业而绕过中小企业。
(三)国家融资服务组织体系和制度的缺陷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制约因素
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金融机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但这一金融体系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功能远未正常发挥,主要表现为:
1.四大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仍然存在体制性歧视
四大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仍然存在体制性歧视,重国有轻私营、重大轻小、重抵押担保轻信用、重短期轻长期的倾向依然比较严重。国有银行的经营方针明显地向国有大型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倾斜,主要表现为:支持效益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优势企业的正常贷款需求,向处于亏损状态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提供政策性贷款,保证国家和地方重点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资金需求。而私营企业往往遭到忽视,其支付的实际利率也比国有企业高。这种歧视性信贷政策的根源在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相同的国有资本结构。
由于资本同构,政府承担国有企业的最终无限债务责任,对国有企业意味着信贷软约束,对银行则意味着不良债权能够“从良”,不需承担过大责任,贷款风险相对较低。而私营企业属体制外企业,没有这种特殊的担保救助承诺,一旦出现债务问题,往往被认为是国有财产的流失,银行领导要承担更大的责任。所以,尽管在客观上四大国有银行仍然是中小企业外部资金的主要来源,但其无论是经营战略、管理能力,还是机构设置、操作方式等都倾向于大型企业。
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历史上其功能就主要定位在为国有经济发展筹集资金,因而服务对象主要锁定在国有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相比,国有银行对大企业信息了解较为方便,就管理来说,自然是偏向于与大企业发展信贷关系;机构设置上,与广大中小企业相对的是国有银行基层机构,但随着贷款权上收到二级分行,这些基层机构实际已变成单纯动员储蓄、吸收存款的部门,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操作上银行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实行同一程序,表面上平等,实际却对中小企业不平等。例如工商银行信用等级标准中,无论企业大小,经营规模都要占15分,这对中小企业明显不利。另外,还设置了严格的抵押担保条款,由于资产信用不足,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满足。
正是由于四大国有银行的先天性因素,导致其客观上自身运行效率不高,主观上歧视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造成了它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效率的低下,成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大根源。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