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小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显得力不从心
由于多种原因,中小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差、经营效率和效益低下、金融风险大等问题比较突出,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显得力不从心。以农村信用社为例,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安排是极不完善的,表现为:所有者虚化,农民社员作为原始出资人的权益极为淡化,本应属于社员所有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转移到信用社干部、职工等内部人以及主管部门官员手中,存在严重的产权残缺,其产权形态由法律上的社员所有蜕变为事实上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所有。
在此条件下,产权成本与收益不对称,失去了对决策者相应的激励和约束,使其只负担决策引致的部分成本或收益,加大了决策风险,成为它低效运转的根源。
3.缺乏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银行业垄断程度较高、中小金融机构较少,成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长此以往,必将阻碍中小企业的正常发展,从而阻碍我国经济中资本积累和技术变迁的进程,最终危害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四)资本市场准入条件和成本的过高是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如前所述,我国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直接融资渠道。就目前有限的几种融资渠道来看,它们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也不理想,具体表现在:
1.中小企业难以进入主板市场
一是进入的门槛很高,通常要求企业具有很高的资本金、营业额、利润额水平,中小企业很难达到标准;二是上市成本很高,申请上市的企业必须聘请专业的法律和会计审计机构进行上市评估,已经上市的公司必须定期和不定期地披露其经营信息,需要聘请独立的专业会计和审计中介服务机构来进行,费用高昂,这对于资金需求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来说很不合算;三是市场不易接受,融资风险太大,可能会因不利的市场预期和风险判断而无法及时、足额、适价筹得资金。
2.二板市场不利于传统中小企业融资
我国国内二板市场已经建立,海外可供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相关市场也很多,但对中小企业尤其是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融资不利。首先,二板市场主要为高新科技企业以及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其次,虽然二板市场上的上市门槛较主板市场低,但上市评估费用高昂,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第三,由于二板市场企业的高技术、高风险特性,决定了其股票收益剧烈波动,按照风险一收益对称原则,必然要求高的风险贴水,加之有限责任制和两权分离可能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二板市场上筹集的资本成本必然很高。
四、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业融资难来自主观的、客观的、内部的、外部的诸多因素影响所致。本人认为要真正突破融资难这一制约“瓶颈”,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要从长远与近期、宏观与微观等不同的层面入手,有针对性的分清主次与重点,进行合理地解决:
(一)各级政府加强政策和立法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强服务意识,为企业提供更直接的服务,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长期战略任务
1、作为经济运行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政府必须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和条件,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优惠政策,包括为中小金融机构立法、制定规范的大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提供融资方面的法律指导与保证;进一步放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准备金和坏账核销等的限制;对符合政策导向的企业提供融资优惠,如向出口企业提供担保和出口信贷、向创新型企业及社区型企业提供专项贷款和贴息贷款。
2、政府主导加强加快诚信建设。通过大力宣传倡导形成“遵信、守信、重信”的社会风气,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包括债权保护制度、信用记录及征信组织监管制度,改变当前严重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社会信用状况,并根据中小企业特点制定信用评级标准,开展信用评级。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