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期:品种经过试验、示范,具有推广价值,开始扩大生产进行推广。此时销售渠道已基本形成,销售量增加,成本下降,就该品种来说激烈的市场竞争还没有出现。由于有较高的利润吸引力,很快有许多生产型种子公司挖掘亲本种子,投入生产,使企业利润增长的势头受到抑制。在这一时期公司尽最大努力控制亲本种子外流,加强质量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成熟期:种子供给量逐步达到最大化,市场逐步发达直至饱和,潜在的用种户都已认识并接受了这个品种,农业生产的需要量达到最大。持续一定年限后,由于新品种的投入生产,使其销售量开始下降,生产量减少。这一时期,公司主要的工作是提高种子质量,加强售后服务,尽量延长品种的生命周期。
衰退期: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转移,品种的市场缩小,销售量急剧下降,新的替代品种增长较快,品种或许衰退到一定程度后保持一部分市场和销售量,或许彻底地退出市场,这一时期,公司采取的策略是果断地收缩促销活动,调整目标市场,生产推广新品种。
在实际营销过程中,公司认真分析研究每个品种所处的市场生命周期,一方面使自己所生产经营的品种分别处在不同的市场生命周期,达到不同品种间有互补、有接应,定期更新换代。另一方面,将各品种的生产规模与其市场生命周期联系起来,对处在增长期的品种,可适当扩大生产规模,对于处在成熟期的品种,要本着以销定产的原则,合理安排生产规模,对于处在衰退期的品种,要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格控制生产规模,避免滞销积压,造成损失。
(二)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采取相应的定价策略。
各个种子公司对种子销售价格的制定,要根据当时市场产品的具体情况,利用种种策略,吸引购买者,扩大市场,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在种子营销活动中,价格是最为敏感的因素,她直接影响着种子的生产和经营,制定科学的种子定价策略至关重要。我国的种子市场已经初步开放,基本进入了竞争的状态,影响销售价格制定的因素主要有需求因素和竞争因素。在这个市场上,种子公司几乎没有定价的主动权,即任何一家种子公司事实上没有权力确定种子销售价格,只能按照市场的流动价格销售自己的种子。因此,对种子公司来说必须搞好市场调查,分析市场行情,了解竞争者的情况,制定好种子销售价格。
面对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供求状况采取不同的定价方法和定价策略。就自身情况和当前国内种子市场状况而言,公司采取了两种不同的定价策略。一是着眼于即期市场的定价策略;二是着眼于长远发展的定价策略。对于大部分市场共有品种,在种子丰收供过于求的年份,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价格上的竞争。此时我们以应付竞争为定价目标。在定价之前,广泛收集情报资料,将本公司的生产情况、品种、质量等与竞争者进行认真的比较,并主要以对市场有决定影响的竞争者的价格作为定价基础,采取与竞争者相同的价格,或低于竞争者的价格。也就是追随定价法,这样有利于保持和扩大市场占有率,避免激烈的竞争。同时,公司还采取一些促进销售的定价策略,如折扣和折让策略,产品差价策略和数量差价策略等。
而在种子歉收供不应求的年份,种子销售形成缺口,价格不是竞争的主要矛盾,关键看占有的种子数量的多少。此时作为种子供应方在市场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我们则实行高价策略,以获取高额利润。在定价方法上采取理解价值定价法,因为缺种年份客户急需得到的是种子,对价格高低反应不很敏感,这时定价应本着既能通过提高价格增加利润,又不至于引起客户反感而丢掉市场的原则,把价格定到客户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程度。
(三)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确定销售渠道策略
集团公司的销售渠道策略主要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考虑目前国内种子市场的销售结构。选择在种子销售区信誉好、有实力的县级种子公司作为自己的加盟分销商。避免因为分销商引起用户对自己产品的不信任感。其次,我们还结合自己的目标市场,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制定相应的销售渠道策略。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低的省份设立自己的独家经销商,以利于调动销售商开拓销售市场的积极性。
(四)根据各个经营区域的特点确定促销策略
作为特殊商品的种子,由于科技含量高,销售季节性强,集团公司结合自身的特点,主要采用人员推销,再辅之以营业推广中的品种栽培示范现场会,以及媒体广告等促销策略。在搞好经营管理和保证种子质量的基础上,还采取各种公关策略以增进社会各界特别是农民朋友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结束语: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种子处于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源头,对国计民生、“三农”问题意义重大,是一个必须发挥国家宏观指导和调控作用的特殊行业,作为中央企业,中种集团必须充分发挥自己对国有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和带动力,充分发挥支柱作用。当前我国种业正处于分化重组的整合期,一方面跨国种子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另一方面民营种子企业异军突起,中国种子企业正步入一个历史拐点,在跨国公司“兵临城下”的紧迫下,作为国内种子企业的领头人,我们的重要战略选择就是认真分析市场环境,整合种业新生力量,共同发展,共同壮大,共同迎接跨国公司的挑战,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国庆:《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2版。
2、杨爱花:苗长川:《现代市场营销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3、MBA核心课程编译组:《营销经理》,九州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4、李先国:《促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
中国种子集团公司企业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六)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