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制度》和《准则第二号》所作规定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不利于信息报告的规范。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制定和颁布专门规范分部信息披露的具体会计准则。为帮助财务报告用户了解企业分部经营活动对整个企业的影响,准确预测企业经营风险和报酬,有必要在借鉴国际惯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对分部划分和确定,分部财务报告的范围、内容、报告期间和披露形式等方面制定具体的会计准则。
(五)完善法定项目的披露,增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针对上市公司不愿意披露分部信息原因,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建议首先,应按要求划分产品、行业或地区及时提供分部报表对规定披露项目进行连续两年的披露,且要人到充分披露,有必要增加自愿性信息披露。自愿性披露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认识,从而提高公司财务报告的可信度,能使公司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然而,过度披露则可能会使公司的竞争力受到损害。所以,在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时,管理者既要做到向投资者释放信息,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同时,应注意对事关企业竞争力的信息予以保护。在此情况下,多分部的企业仍然可以获得上市的单一分部的竞争对手的全部信息,而单一分部的企业却不能了解企业公司各个分部的情况。当企业的某行业发生比较严重的亏损时,必然给整个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并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发展趋势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分部报告不披露较严重的亏损信息,就交掩盖已存在的风险和影响,最终损害了投资者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使其承受着重大的未知的风险。投资者投资最希望风险最小化,公司信息越透明,投资者越会将自已的资金投资于这些企业,这样,分部信息的披露不但未带来不利,反而带来了更多的商机。
引文注释:
(注1)贾淑娟,《论企业的分部财务报告》,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12月 第11页
(注2)胡成,《企业会计准则——分部报告(征求意见稿)若干问题的思考》,财会月刊,2002年6月 第23页
(注3) 向锐,黄琛,《论分部财务报告》,财会研究,2000年08期 第7页
(注4) 向锐,黄琛,《论分部财务报告》,财会研究,2000年08期 第7页
(注5) 李荣梅,《试论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分部报告》,财务与会计,2000年04期 第16页
(注6) 《企业会计准则——分部报告(征求意见稿)》,财政部,2001年11期
(注7) 卢锐,《关于制定我国分部报告会计准则的探讨》,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第29页
(注8) 《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2000年12月
(注9) 张永国,颜敏,《我国上市公司分部财务报告的披露》,上海会计,2000年11期 第12页
(注10)王松年,薛文君,《论财务报告的改进》,会计研究,1999年07期 第27页
(注11) 桑士俊,《关于企业分部财务报告》,会计研究,2000年02期 第14页
(注12) 熊荣佳,《我国上市公司分部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财会月刊,2003年11期 第31页
(注13) 胡成,《企业会计准则——分部报告(征求意见稿)若干问题的思考》,财会月刊,2002年6月第23页
参考文献:
1、 黄红英、郑兰先: 《新经济下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中南财经政治大学,2002年2月版
2、 向锐,黄琛:《论分部财务报告》,财会研究,2000年08期
3、 《企业会计准则——分部报告(征求意见稿)》,财政部,2001年11期
4、 《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2000年12月
5、 张永国,颜敏:《我国上市公司分部财务报告的披露》,上海会计,2000年11期
6、 王咏梅:《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研究》,会计研究.2001.4
7、 李荣梅:《试论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分部报告》,财务与会计,2000年04期
8、 赵超:《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财会研究.2001.3
9、 张波: 《我国上市公司财力信息披露现状分析》,财会研究.2002.10
10、卢锐:《关于制定我国分部报告会计准则的探讨》,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1、王松年、薛文君:《论财务报告的改进》,会计研究,1999年07期
12、熊荣佳:《我国上市公司分部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财会月刊,2003年11期
13、贾淑娟:《论企业的分部财务报告》,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12月
14、胡成:《企业会计准则——分部报告(征求意见稿)若干问题的思考》,财会月刊,2002年6月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对策2(六)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