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对本钢煤气公司煤气资源做出化肥、电力两大产业开发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双向多元化发展的规划方案。
【关键词】:战略管理 多元化 本钢煤气公司
【正文】:
本钢煤气公司是本钢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现有职工1086人,本钢作为国有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主要有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三种产品。煤气资源是钢铁冶金企业的最主要的能源,其能否充分利用事关钢铁冶金企业的生死存亡。煤气资源的利用是钢铁冶金企业管理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钢铁冶金企业存在严重的大量浪费过剩的煤气资源的问题。在中国已加入WTO的背景下,本钢集团公司已经开始实施以节能降耗为基础的低成本战略,如何建立起与本钢低成本战略相匹配的本钢煤气公司的发展战略并通过发挥战略的功能来促进企业的发展?这是本钢煤气公司目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企业战略是贯穿于企业经营与产品和市场之间的一条共同经营主线,其决定着企业目前所从事的或者计划要从事的经营业务的基本性质。由于战略管理是任何企业进行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所以,在为本钢煤气公司制定与选择发展战略之前,对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一下简要的概述。
(一)企业战略的涵义及特征
1、企业战略的涵义
美国学者安索夫认为,战略是决策的基准,是企业为了适应外部环境对目前从事的和将来要从事的经营活动所进行的重大决策。他把战略定义为:由于做了什么才会发展,或者由于做些什么才能保全活力。他认为,战略是由以下要素构成的:一是产品市场范围,即寻求新市场领域的范围;二是成长向量,即在相应范围内的行动方向;三是竞争优势,即明确在该范围内所具有的有利的竞争地位和特点;四是协力效果,即判断进入新领域后,是否有获得利益的能力的衡量标准。这里,安索夫对战略一词只是限定在“产品——市场战略”的意义上使用,对现代企业来说,就是指公司经营的产品和市场的配合。(注1)
赫发•舒恩德尔(Hofa Schendel)认为,企业战略是企业的资源、技术与企业面临的环境、社会风险及企业目标之间取得平衡的过程。
我们认为,不管如何界定企业战略的内涵,以下观点应是多数学者所认同的,即企业战略是企业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为了求得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所作的整体性、全局性、长远性的谋划及其相应的对策。企业战略是企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它主要包括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等内容。
2、企业战略的特征
企业战略的特征包括全局性、外向性、长远性、阶段性、竞争性、纲领性六大特征。企业战略的地位和范围(全局性),达到战略目标所规定的时间(长远性)和步骤(阶段性),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激烈竞争(竞争性),说明企业战略不只是纲领性文件,它还必须经过展开、分解和落实的过程,才能形成企业具体的行动规划和计划。
(二)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及过程模型
1、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
(1)是企业的谋划和决策,谋划的主体是企业。通常由企业的管理者来考虑要采取的行动和决策。企业战略的绝大部分内容是从企业的实际行动和公开发布中获得。也有些部分对外界是保密的,企业的管理者常常选择在适当的时候公布企业战略的某些部分,这是情有可原的。企业战略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的战略是动态的,一点一滴形成的。
(2)谋划的目的是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持续与稳定发展。企业的管理者是在寻找到改善的方式之后再进行改造,或者,当企业的管理者认为必须调整企业的经营途径以适应外界变化的环境时,再对企业的战略进行改造。有时候必须对企业的战略动大手术;当竞争对手采取了某种戏剧性的行动时,当出现了某种巨大的技术突破时,当危机出现时,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对企业的战略尽快做出根本性的变动。因为在整个企业范围内采取战略行动和新的经营方式是不间断的,所以在企业内,战略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形成,然后,随着环境的变化,对形成的战略进行变革。现行的战略往往是一个“混血儿”,包括:过去战略框架下的经营模式,新增加的行动方案和对新情况的反应,尚处于计划阶段的潜在战略行动。
(3)谋划的核心是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目标。
对企业实施新的战略有时完全是必要的,特别是在危难之时,在异常的行业快速变动之时。应对企业进行全方面的考虑后制订战略决策,而战略的变动决不能是经常性的,否则,就会使企业在市场上的经营活动摇摆不定,在顾客和员工之中产生巨大的混乱,削弱企业的业绩,精心制定好的战略通常至少几年内不会有大的变动,只需做一些小的变化以使企业的战略同变化的外界环境协调起来。
几乎不存在这种情况:企业的战略制定得非常出色,以至于它可以经久不衰,长期不需要变革。即便是最好的业务计划也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变化的顾客需求和偏好,竞争对手的战略行动,公司本身经营过的和未曾经历过的,最新出现的机会和威胁,未预见的情况以及改善战略的新思维。这就是为什么战略的形成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为什么企业的管理者必须不断地评价企业的战略,同时在必要的时候对战略进行改进。
2、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模型
由于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不可能存在一个通用的战略管理模型。在这里,根据企业战略管理过程的时序关系,通过对战略管理工作程序的扫描,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如图1.1所示的企业战略管理过程模型。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战略分析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反
馈 确定企业远景与目标
战略选择
选择适宜的战略
反
变革企业的组织结构
馈
战略实施 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构建适应型企业文化
图2.2 战略管理过程模型图
(1)战略分析。是企业制定战略与选择战略的基础和前提。一般地讲,战略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和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企业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于企业外部,并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的集合。主要任务是:努力地从近期在环境因素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去寻找与本企业经营发展前景有较大影响的相关因素,然后科学地预测其发展趋势,发现环境中对本企业有利的机会和主要的威胁,以便在战略制定与战略选择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地利用外部环境所提供的机会而避开威胁;企业内部条件分析则主要是对企业业务状况和企业实力的分析,具体包括企业结构、企业文化和企业资源三个部分。主要任务是为了更好地寻找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薄弱环节,并可以决定企业能否及如何利用哪些机会或避免哪些威胁,以便在制定与实施战略的过程中,能够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有效地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
(2)战略选择。战略选择阶段的首要任务是确定企业的远景和目标。其中,企业的远景是企业所有成员所共同拥有的共同愿望的景象,它能创造出众人是一体的感觉,并遍布到企业的全部活动,从而使不同的活动融合起来。是企业价值观与企业使命更直观的东西,因此,更能激发人们心目中所蕴藏的那种深受感动的力量。在确定了企业远景与目标之后,就可以为企业选择合适的战略了。这是因为远景与目标同企业战略是紧密相连的,可以说目标是远景的具体化,确保企业远景的实现。
(3)战略实施。战略实施是为了贯彻执行已经确定的企业战略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如果说战略制定主要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一项带有分析性和技术性的工作的话,那么,战略实施则需要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方能达成的艰巨任务,它带有很强的管理性和实践性。从这一点看,战略实施是战略管理过程中最为困难的阶段。不仅如此,为了使企业战略得以有效实施,使其达到预期的目标,还必须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控制,即对战略实施的进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及时地进行信息反馈,以指明工作中的不足,修正原有的战略或制定、实施新的战略,以推动下一轮战略管理过程的开始。
二、本钢煤气公司的战略环境分析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