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宝钢一体化整合为范例,分析了目前中国钢铁行业与发达国家钢铁行业的主要差距在于产业集中度低下,从而引致一系列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中国钢铁企业必须借鉴宝钢一体化战略,加快实施横向一体化战略,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中国钢铁行业综合竞争能力。
【关键词】:一体化、钢铁产业、集中度
【正文】:
企业的一体化战略是关于企业发展方向的一种选择,从战略实施角度考虑,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简而言之,前向一体化是获得分销商或零售商的所有权或加强对其控制的一种战略;后向一体化是获得供货方的所有权或加强对其控制的一种战略;横向一体化是获得同行(竞争者)的所有权或加强对其控制的一种战略。
宝钢从内外环境分析,选择实施了集团内部钢铁产业横向一体化战略,以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一、宝钢为何要实施一体化战略
宝钢筹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是我国定位最高、装备最先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但是开业初期,与我国绝大多数企业一样,企业办社会的现象相当严重,企业内存在着五花八门的业态,有医院、学校、宾馆餐饮、信托证券等等,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效率低下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1998年宝钢并购上钢之后,又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同业竞争问题,而被并购的上钢企业同样存在十分严重的多种业态情况,也就是说,宝钢出现了被动多元化(主要是中国不完善的经济体系引致的,因此是非主动的)和钢铁主业分散经营的状态。
宝钢在与国际先进钢铁企业的交往中,发现国际先进钢铁企业主业特强,决不涉足不相关行业,而且为了避免同业竞争,早已进行了内部整合,而且不断向新兴市场国家扩张并购,宝钢意识到,自己的现状已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如不尽快采取措施,实施内部整合,那么作为中国最大最先进的钢铁企业--宝钢,在与国际先进钢铁企业竞争中将被远远抛在后面,这就是宝钢实施钢铁业横向一体化战略的根本原因。
二、宝钢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步骤
宝钢实施一体化战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宝钢的发展、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因素影响,以及宝钢始终不渝地对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目标追求,采取分步实施的操作方式,至2005年5月,基本完成了钢铁业一体化战略目标。
1、先行一步主辅剥离
宝钢一期工程建成于80年代初期,虽然投产初期,企业存在着繁多的业态,但宝钢的领导层很快意识到,这些与钢铁主业相关度不高的行业以及辅业与主业并存,必将影响主业的快速有效发展,所以宝钢在1985年成立了企业开发总公司,将宾馆餐饮、医疗卫生、后勤保障等业态从主业中分离出去,由统一管理转变成协议关系,人事、工资关系完全脱钩,双方基本以市场模式形成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寻求各自的主业(在宝钢不是主业而在开发公司就变成了主业)发展方向。由于宝钢较早采取主辅剥离措施,所以宝钢能够很顺利地实施二期和三期工程,钢产量由投产初期的300万吨增加到现在的1200万吨(不包括原上钢合并的钢产量),宝钢主体从业人员由投产初期的近4万人降至现在不到2万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开发公司也由最初仅仅围绕宝钢主体服务的简单劳务公司发展成现在年销售额达到76亿元的综合型公司。应该说,宝钢采取的主辅剥离措施不是简单地将富余人员推向社会,而是机制上的变革,目的是谋求钢铁主业与辅业的共同发展,取得双赢,这也是主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基,实践证明宝钢的主辅剥离举措是比较成功的。
2、集中优势资源,加快钢铁核心单元的发展步伐
与国际先进钢铁企业的竞争,最核心的是产品竞争,技术竞争和人才竞争,宝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加快核心单元的发展步伐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策略,而宝钢的核心单元就是矗立在东海之滨的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简称宝钢),经过二十多年的精心发展,宝钢已经成为产、研一体化的大型钢铁企业,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宝钢研究院,有着领先于国内钢铁企业的技术专利和技术秘密,正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钢铁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差距。宝钢从建立之初就实施了人才竞争战略,目前宝钢聚集了一大批国内外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宝钢产业发展的带头人。由于宝钢在技术、管理方面的综合优势,宝钢的产品在国内处于较明显的领先水平,而且完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目前宝钢在汽车用钢、集装箱用钢、船舶用钢、石油钻杆用钢、造币用钢、高质量家电用钢及食品制罐用钢等国内高端市场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相当的竞争能力。宝钢从一期建设到三期完工投入了一千多亿,但是只有一期是由国家出资的,二、三期全部由宝钢自筹建设,而且所有的投产效益均已显现出来,是我国资本市场上名副其实的蓝筹股。宝钢现在已开始实施十一五建设规划,正向着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目标发展。
3、加大对老钢铁企业的改造 从宝钢实施一体化战略探索中国钢铁企业的整合之路(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