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轿车价格
轿车价格是影响我国轿车消费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轿车市场价格在世界上都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1000美元,美国和日本的人均年收入在36000美元以上,是我们的30-40倍。而我国轿车的平均价格却是上述两个国家的1.5-2.5倍以上,也就是说,收入与车价之比高出发达国家50多倍!所以说要让更多人买得起轿车,降低轿车价格是必然趋势。
(三)消费心理
在我国,由于轿车价格长期偏高,轿车一直是“奢侈品”的代言词。消费者在买车时注重的是“面子”问题,在乎更多的是别人的眼光,所以看重品牌、豪华度、排量等关乎产品档次和使用者身份的要素,而忽视对车辆油耗、维修保养成本等后期使用成本的关注。但近年来,随着汽车价格的不断拉低,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轿车迅速进入了个人和家庭消费领域。消费心理发生了改变,汽车的使用与维护、品质与经济性,包括节能、环保、安全等正在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经济型轿车因为价格低廉、使用经济自然获得了消费者的极大认可。以前那种买车“一步到位”、宁可多负债也要买高档轿车的现象大大减少,这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轿车消费结构的转变
(四)购车环境
1、税费因素
在我国,真正的车价一般只占购车费用的60%,40%则属于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以及各地各种不合理的费用。进口车的税费比重更是高达60%。一辆10万元的轿车,所含增值税和消费税约为1.5万元,购置税1万元,如果国产化率达到80%,则关税约为5000元,地方增容费约为1.5万元。车价和购置税、地方增容费加起来为12.5万元,其中价内、价外税费共4.5万元,占12.5万元的32.6%。
在欧美国家,购车税收最低的是美国,有的州不收购置税,收得最多的也只有6%;在欧洲国家购车一般只收增值税,德国税率为15%,意大利为20%,英国为17.5%,法国是20.6%。
如果这些种类繁多的税费下降的话,相对的就等于降低了车价,那么就能刺激到轿车消费市场,让轿车走进更多的家庭。
2、消费信贷
汽车信贷消费在中国是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国家采取拉动内需的政策后才大力开展的业务。随着国内居民收入的不断上升,汽车消费信贷也成稳步上升态势。截止2004年6月份,中国汽车消费贷款余额达到1833亿人民币,占全部消费贷款余额的10.2%,仅次于个人房贷款余额。与之对相应的是,我国2003年轿车销售量为197.16万辆,增幅达到历史性的75.28%。不过自从去年银行收紧个人汽车消费贷款,轿车销售增长率也随之放缓。
3、保险政策
保险政策本身对于轿车消费市场的影响并不大,因为相对于国内高昂的车价和税费,保费的升降几乎可以忽略。但是其对于消费信贷、消费心理等的影响还是存在的。例如对于车贷险是否应该取消,业界和消费者可谓是“自有其说”。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取消车贷险短期内肯定影响消费信贷的推广。
还有,人保最近在新车险费率中引入车型因素,利用车型系数对保险费进行调整,修理价格高的车型保费提高,修理价格低的车型保费降低。如捷达、夏利等配件价格低廉的车型车损险费率下调5%;切诺基、索纳塔等车辆费率下调10%;桑塔纳等大部分车型费率无变化;而陆虎、凯迪拉克等维修费用较高的车型费率将上浮20%。另外,由于目前国内各种车型的防盗水平参差不齐。老款桑塔纳轿车因为防盗设施过于简单导致被盗率极高,国内多家保险公司拒绝为桑塔纳上盗抢险。这些因素,都必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于此类车型的选择。
(五)用车环境
1、燃油价格
油价上涨对轿车销售市场的影响虽然不如轿车降价的影响大,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影响了轿车消费市场的消费结构:小排量的汽车和柴油汽车现在较之以前更受欢迎了。另外,由于现在轿车市场正处于敏感期,油价上涨即使幅度不大,也会或多或少地动摇消费者的购买心理。
油价的不断上涨,让一些打算买车的消费者开始打起了退堂鼓。来自网上车市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在500多份调查问卷中,有9.2%的人表示打消购车念头,打算购中低档车的人占59.6%,想购买高油耗SUV(运动型多功能)车的人只有7.4%。
2、税费因素
我国在汽车使用方面征收的税种目前只剩下了车船使用税,另外,燃油税已经进入了审批程序,相信很快就要出台。但是各种各样的其他费用不少,国家明文规定的收费项目有:车检费、城市增容费、入户费、年审费、养路费、交管费、车辆牌照费、过路费等;还有许多非正式的部门和地方收费项目,五花八门,多如牛毛。
税费项目的繁多,必然导致购车、用车手续的繁杂。不仅购买过程中要有各类证明报告、主管单位或街道盖章、财政盖章等,驾车过程中必带的证件除驾驶证外还有行驶证、车船使用税证、车购税证、车辆合格证、环保证、车检证等近十个。中国消费者协会“家用轿车调查”显示,居民不买车的原因是,因为“汽车附加费用高”的占22.6%。“买得起用不起,用得起烦不起”这句话最能反映居民轿车消费者对这种消费制度的不满情绪。
3、基础设施的建设
城市交通堵塞和停车难的问题已经成了制约和影响中国轿车消费市场的重要因素。城市内交通状况日趋紧张,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降低了轿车消费的吸引力。而我国城市机动车停车场数量无法适应汽车保有量增长的需求,轿车数量的增长与停车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同样制约了轿车消费的发展。
4、地方政府的限制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3/7/7